猫娘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猫娘传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李慈铭

文学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猫娘者,居越城偏门外[1],不知其姓氏,贩妇人珠翠衣襦之属以为生[2],有年矣。貌皱黑,每出城市,喜涂粉黛其面[3],结发为十余鬟[4],以红棉缠之,杂插花草其上。修视龋笑[5],娱游阛阓间[6],往往多得钱文去。余见之,盖年四五十矣。时虚市人散[7],湖桥夕阳中,一老丑妇顾景行[8],红紫摇摇满头,儿童数十喧绕之,争唱以为猫娘归也。

论曰:甚矣,天下之大也!盖变其术以游于世者,固穷亡复之矣[9]。若猫娘者,宜其称也。夫世之人莫不好妍以自形,果以是取笑于世,而世人不之觉,已群售其丑矣[10]。然则世之好恶,真不可恃哉!虽然,予初见猫娘,则怒以为妖也;继得其故,则为感叹而不能已。呜呼,其感也可思矣。[1]

作品注释[1]越城:绍兴城。绍兴是古越州的治所。

[2]襦(rú):短衣,短袄。

[3]黛:青黑色的颜料,用以画眉。

[4]鬟(huán):环形的发束。

[5]修视:修饰眼神,犹言眉目含情。龋(qǔ)笑:即龋齿笑,仿佛牙痛似的假笑,指故作姿态。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齿笑,以为媚惑。”

[6]娭:通“嬉”。阛阓(huán huì):市区,亦常指市区街道店铺。阛,市区的墙。阓,市区的门。

[7]虚:同“墟”,集市。

[8]顾景:顾望身影,形容自我欣赏。景,同“影”。

[9]之:来,产生。

[10]售:中,被蒙蔽。[1]

作品赏析猫娘是一位以浓妆艳抹来招引顾客、兜售货物的小贩,文章就此发议论:美丑一类的是非标准混淆,美丑就分不清了;反过来看,猫娘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以美遮丑,又令人感叹。这里没有采取简单否定的方法来评判虚假行为,而是揭示了更为复杂的世态人生。[1]

作者简介李慈铭(1830-1894),字㤅伯,号莼客,浙江传经稽(今绍兴)人。光绪(1875-1908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政治观点迂腐保守。中日甲午战争清军败,消息传来,感愤扼腕,卒于官。有《越缦堂日记》等。[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