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二氢恶作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氧化二氢(Dihydrogen Monoxide,DHMO,H2O)曾被用在一个恶作剧中作为水的别名,试图向人们说明人们轻信单方面的分析,而被搞假科学及到处散布恐慌的奇谈怪论者所吓倒。

这个恶作剧强调许多水的负面作用,比如生锈和溺水导致的死亡,把这些“害处”归于水,呼吁人们同意禁止使用这种化合物。

这个恶作剧于1990年由埃里克·莱克纳(Eric Lechner)和拉斯·诺普芩(Lars Norpchen)提出,1994年由克莱格·杰克逊(Craig Jackson)修改。1997年纳坦·佐纳(Nathan Zohner),一个14岁的学生以一氧化二氢为主题做了一个题为“我们到底有多蠢?”的论文,使一氧化二氢引起广泛关注。

最初网络发表克莱格·杰克逊首次在网络上将此恶作剧发布的版本:

一氧化二氢的危险包括:

• 又叫做“氢氧基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 对泥土流失有促进作用;

• 对温室效应有推动作用;

• 它是腐蚀的成因;

• 过多的摄取可能导致各种不适;

• 皮肤与其固体形式长时间的接触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

• 发生事故时吸入也有可能致命;

• 处在气体状态时,它能引起严重灼伤;

• 在不可救治的癌症病人肿瘤中已经发现该物质;

• 对此物质上瘾的人离开它168小时便会死亡;

尽管有如此的危险,一氧化二氢常常被用于:

• 各式各样的残忍的动物研究;

•美国海军有秘密的一氧化二氢的传播网;

• 全世界的河流及湖泊都被一氧化二氢污染;

• 常常配合杀虫剂使用;洗过以后,农产品仍然被这种物质污染;

• 在一些“垃圾食品”和其它食品中的添加剂;

• 已知的导致癌症的物质的一部分;

然而,政府和众多企业仍然大量使用一氧化二氢,而不在乎其极其危险的特性。

用词水分子的化学式为H2O,意味着每个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拉丁文中,前缀“di”指二,前缀“mono”指一。“Oxide”指氧的化合物。从字面意义上看,dihydrogen monoxide意指“两个氢,一个氧”,与化学式一致。“一氧化”,虽然只是一个标准的化学术语,但一氧化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剧毒的一氧化碳。

由于氢原子的不断变化特性,水也可以被理解为氢氧化物(OH−)和水合氢(H3O+)的水溶液H2O。这使水既是酸,也是碱,使其成为一种良好的溶剂。

水的常用学名为氧化氢(hydrogen oxide),碱性名称氢氧化氢(hydrogen hydroxide),以及若干酸性名称hydroxic acid、hydroxylic acid、以及hydroxilic acid。另外,最初发表时的“氢氧基酸”其实稍有不妥,因其不符合酸的命名规则。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提出的命名规则中,水的唯一化学名称为“水(water)”。“一氧化二氢”、“氧化氢”和“氢氧化氢”等等都不正确,都不能在正式科学场合被使用。唯一的区别仅仅是区分特殊种类的水,比如蒸馏水、去离子水或重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