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泾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王江泾镇

基本概况

王江泾镇
浙北明珠——王江泾镇

王江泾镇,有“浙北明珠”的美誉,位于江苏、浙江二省交界处,北与江苏省吴江盛泽镇一桥相连。京杭大运河、苏嘉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一个经济发达、市场活跃、旅游兴旺、文化繁荣的浙北重镇、嘉兴市级卫生镇。

该镇以强大的民间投资为动力,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全镇拥有6000多民营企业,行业结构己形成纺织、化纤、印染、植绒、箱包、注塑等,其中纺织业是支柱产业,占经济总量的90%,目前,王江泾镇无梭织机拥有量达2多万台,在国内领先实现了织造无梭化。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喷水、喷气、剑杆、片梭大提花4大类无梭织机,以其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代表着当今织造业的最新工艺技术水平,实现织造无梭化是我国织造业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最近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织造名镇” 称号。

王江泾镇全年织造能力约达25亿米,印染后整理企业11家,加工能力为22亿米。最新统计,该镇无梭织机占全部织造能力73%以上。王江泾镇织造实现无梭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蓬勃兴起。1998年底,全镇拥有无梭织机仅为百台左右,近几年中,该镇民营工业呈现逐年递增的投资热潮,无梭织机猛增万台,民间投资越来越红火,目前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近100家。在经济开发区内,一幢幢宽敞气派的崭新厂房接连不断。民间投资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新机制、新技术成为该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镇名来历王江泾镇是个古老集镇。宋以前,已形成集镇,因有一闻氏尚书在此居住,故名闻川市。元代,有王、江两大户相继兴起,遂称王江泾。宋至明丝绸纺织业不断发展,渐成江浙两省交界处一个丝绸贸易集镇。本世纪初,王江泾再度繁荣。抗日战争初期,被日本侵略军烧毁。解放后,各行各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形成以丝绸工业为主的小城镇。解放初为王江泾乡,1958年和嘉北乡合并成立双桥公社,1984年复名双桥乡。1988年11月,撤乡建镇,设王江泾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8年5月,扩镇并乡,邻近荷花乡、虹阳乡并入王江泾镇,建立中心城镇。

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

王江泾镇
王江泾镇华联村

1983~1984年,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8年5月,占地面积6650平方米、设有110个经营点的王江泾镇南方丝绸市场正式开业,1993年扩建市场新区,1998年成交金额达3.3亿元。

1991年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来虹阳村视察农业生产。

1992年,投资180万元,建成长114米,宽8米,横跨运河两岸的北虹大桥。

1994年8月,投入1080万元的集办公、商贸、娱乐、餐饮一体的南方大厦建成开业。

1996年,通过集资募捐,建成全长2500米的王江泾镇集镇防洪工程。

1996年5月,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刘承忠纪念馆,投资500多万元的新颖农民公园建成开发。

1998年5月,为加快中心城镇建设,原王江泾镇、荷花乡、虹阳乡合并为王江泾镇;8月,被命名为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2月,创建成为市级卫生镇。

1998年5月,扩镇并乡,建立王江泾中心城镇,原荷花乡、虹阳乡并入王江泾镇;6月份扩镇并乡后,王江泾镇新一届党委班子建立;6月,召开王江泾镇五届四次人代会,选举产生人大、政府班子成员;7月,实行机构改革,对机关内部124名工作人员实行分流;7月,经过多次论证,制订王江泾镇1998~2002年城镇建设发展规划;8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0月,投资48.8万元反映王江泾人民精神风貌的王江泾镇标正式建成;12月,经过验收创建成为市级卫生城镇。

风俗特产公泰和栗酥

驰名江、浙两省的公泰和栗酥,已有百余年历史,为该镇特产。创始人张竹溪不惜工本,用高麻、精绵白、特制糯米、饴糖为主原料,以独特工艺精制成麻香浓郁、甜而不腻、脆而不疏、酥而不散、上口不粘,别有风味的栗酥,以质取胜,成为特产。1985年,被评为省供销系统优质产品。1984年,嘉兴市市长出访港、澳,就以公泰和栗酥作为地方特产赠送港、澳朋友。

风景名胜长虹桥

长虹桥位于王江泾镇东,横跨京杭大运河东西两岸,连接王江泾集镇与长虹村,是沟通东西两岸的交通要道,为浙北平原在软基上修建的最大石拱桥,1997年8月29日被命名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清康熙五年(1666)重修,嘉庆十七年(1813)又重修。桥全长72.8米,共三孔,中间孔净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的半圆形石拱。水面至桥顶高为18.8米,桥顶宽4.9米,阶梯陡斜,两坡各有57级石阶,用长条石砌成。桥栏用长条石组成,朝里凿成可供人坐的弧形。东坡桥孔内砌有石纤道,现为轮船停靠站。桥头原有高大的石碑坊,在解放后拆除。桥东50米处原有关帝庙一座。桥西堍现有一宿庵并对外开放,是观光旅游的一个景点。该桥宏伟壮丽,有长虹卧波之势,故得名长虹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