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御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朱砂御墨

朱砂御墨

制造年代: 清

材料: 朱砂

规格: 长18厘米,宽9.5厘米,厚2.6厘米

收藏地: 安徽省博物馆

介绍

朱砂墨,是为了适应绘画及圈点批文等实际需要而生产的一种朱红色墨。对朱砂的使用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据分析,甲骨文上的红色痕迹,就是使用朱砂所致。明代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朱砂墨制造法。

清代皇帝常以红色墨在奏章上批示。

此墨四角内凹,略成矩形。通体朱红。有楷书“御墨”及“乾隆丁巳年制”等字样。并钤篆书“世掌丝纶”方印。背面为纺织式图案。字及印均施以金彩。有木盒

一。

清代,内务府御书处设库掌、匠役,专务制墨。内务府制造御墨始自康熙朝。根据留存实物,共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朝制作御墨,其中乾隆朝数量较多,质量较高。乾隆帝登基后,曾特地招募徽墨高手来教授内务府墨作工匠,这无疑对提高墨作制造的御墨水平有很大帮助。

说起乾隆丁巳年(1737年)款的御墨,还涉及“再和墨”的问题。所谓“再和墨”即指以残碎旧墨重新制作而成的新墨。有人认为,凡署乾隆丁巳与辛卯年款的,都是“再和墨”。在没有足够的文献及实物证据的情况下,此说颇嫌武断。

内务府制御墨,外间很少流传。外间“御墨”,多是徽州墨家承制的墨品。总体看来,内庭制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然材质上乘,但工艺保守,水平反不如徽州名家制墨。不过,从收藏角度看,物以稀为贵,二者价值也就不相伯仲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