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孝端

孝端文皇后,本名“哲哲”。姓博尔济吉特氏,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她的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大领主“莽古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哲哲刚满十六岁便远嫁皇太极为妻。迎娶之际,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老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今吉林省辉南县境)扈尔奇山城,在此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天聪元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封哲哲为“大福晋”。所谓大福晋即主持家政的主妇。管理后宫一切事务,包括对其它侧福晋及庶福晋(即妾)的管束。有时皇太极外出打猎也要携哲哲出行。皇太极坐殿,哲哲有时与他左右而坐。

哲哲所以受到如此重视,获得大福晋的尊贵地位,并不完全由于皇太极对她的倾心,主要还是她出身于蒙古大领主世家。清初婚姻制度非常重视门第高低,这也是门当户对吧!天聪初年,哲哲的母亲从科尔沁来盛京看望女儿、女婿,皇太极均以大礼相待。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建国大清,改“汗”号为皇帝,按古代制度要分封后妃,大福晋哲哲被封为中宫皇后,又称国君福晋,居中宫——清宁宫,成为主持宫闱,赞襄朝政的天下第一国母。在册封大典上,皇太极授给她象征地位等级的《册文》、“金印”,以及仪仗銮驾等物。

同时,皇太极还对哲哲的父母进行了封赠,连赠皇后已故父亲莽古思为“和硕福王”,母亲封为“和硕福妃”。皇太极特派内院大学士范文程等人专程前往科尔沁,代表皇太极向哲哲已故父亲及生母赐给《诰命》和银印以及其它赏赐,并为和硕福王立碑。

崇德八年,世祖福临继承皇位.尊哲哲为皇太后。顺治元年,大清国迁都燕京,皇太后随入关定居北京紫禁城。顺治六年(1699年)四月十七日,皇太后驾崩,寿五十一岁。遗体运回盛京火化。于顺治七年二月二日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从顺治皇帝始,雍正、乾隆累加谥号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生有三女:皇二女固伦温庄长公主。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皇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