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古代以阴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为“上巳”,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修禊。魏晋以后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此后便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有时仍以巳日为上巳节,不固定为三月三日。

所谓水边饮宴,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此风在唐尤甚,至宋则渐无闻,今更无人有此雅兴了。

宋时又以这天为北极佑圣真君的诞辰。各地于这天举行迎神赛会。《梦梁录》云:“土庶烧香,分集殿庭。诸宫道宇,俱设醮事,上祈国泰,下保民安。诸军寨及殿司卫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会,结缚台阁,迎列于道,观睹纷纷。”

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又各地妇女有于这天带荠菜花的,据宋赞宁《物类相感志》云:“三月三日收荠菜花,置灯颈上,则飞蛾蚊虫不投。”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