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方 名:白茯苓丸(润燥之剂)

总 结:肾消

组 成:茯苓、黄连、花粉、萆解、熟地黄、覆盆子、人参、玄参、石斛、蛇床子、鸡胵

主 治:治肾消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归 经:足少阴药也.

方 义:(1)茯苓--降心火而交肾.(2)黄连--清脾火而泻心.(3)熟地.玄参--生肾水.(4) 石斛--平胃热而濇肾.(5)覆盆.蛇床--固肾精.(6)人参--补气.(7)花粉--生津 .(8)萆解--清热利湿.(9)鸡肫皮鸡之脾也--能消水谷,通小肠膀胱而止便数,善治膈消.(10)磁石色黑入肾--补肾益精,故 假之为使也.

煎服法:蜜丸,磁石汤送下.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组成】白茯苓30克 覆盆子30克 黄连30克(去须) 人参30克(去芦头) 栝楼根30克 熟干地黄30克 鸡膍胵50枚(微炒) 萆薢30克(锉) 玄参30克 石斛22克(去根,锉) 蛇床子9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腹时煎磁石汤下30丸。

【功用】滋阴清热,益肾润燥。

【主治】肾消。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类别】名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