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出版信息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月1日)

编著者: 李壮鹰 李春青

平装: 430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7040171910

条形码: 9787040171914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8 x 17.1 x 1.6 cm ; 522 g

ASIN: B0011AVC4G

内容简介本书叙述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情况。全书以历史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等时期分为八章。每章前设有“概述”,总论各个时期的历史语境和文学、文论的概况,然后分论该时期有代表性的文论观点。编者在对文论史的叙述中,特别注意把文学观念置于总的文化系统中去考察,从而突出了古文论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

目录绪 论

一、在对待古代文论的态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

三、走向文化诗学

四、中国古代文化精神概观

五、中国古代文论概观

第一章先秦时代的文学观念

第一节概述

一、文化话语权力的转移

二、作为新的言说主体的士人阶层

三、先秦文论概观

四、儒家的文化追求

第二节孔子的文论

一、孔子文论的文化意蕴

二、孔子的诗歌功能论的复杂性

第三节孟子的文论

一、孟子与士人阶层的自我认同意识

二、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第四节苟子的文论

一、荀子言说立场的时代特征

二、荀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第五节先秦道家思想的诗性特征

一、老庄道论

二、老庄所崇尚的“妙”和“自然”

三、庄子对“游”和“化”的推崇

四、庄子“言不尽意”论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第二章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概述

一、汉代的政治文化结构

二、士人阶层的处世策略

三、经学语境中的文论思想

四、两汉文论概况

第二节《乐记》与《毛诗序》

一、《乐记》的主要贡献

二、《毛诗序》的诗学思想

第三节 司马迁、班固的文学思想

一、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二、班固的文论观点

第四节扬雄的文学思想

一、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

二、扬雄论辞赋

第五节汉人对屈原的评价问题

一、淮南王刘安与司马迁的评价

二、扬雄与班固的评价

三、王逸的评价

第六节王充的文学思想

一、王充的生平

二、王充的主要文论观点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概述

一、乱世政治与文人命运

二、从经学的衰落到社会思想的解放

三、理论批评中的玄学旨趣

四、文学概略

五、在文学与玄学共同影响下的文论

第二节曹丕的《典论·论文》

一、作家论和批评论

二、文体论

……

第四章隋唐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五章宋金元时代的文学思想

第六章明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七章清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八章近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