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荞3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选育单位:西昌学院

(2)品种来源:以苦荞麦品种川荞2号为原始材料,用60CO-γ射线500Gy进行辐射诱变处理,从变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80-90天,比对照九江苦荞早熟约4天。幼苗叶呈戟形,叶色浓绿。株型紧凑,株高110厘米左右,叶色浓绿,茎干绿色。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主茎分枝4-6个,主茎节数15-17节。花淡绿色,花序柄较短,约2厘米,种子密集于花序柄,株粒数140?260。籽粒短锥,褐色,单株粒重2?4.6克,千粒重20克。经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测定,芦丁含量1.56%,粗蛋白含量14.8%。籽粒出粉率64.5?67.9%。经凉山州植物保护检疫站田间调查,轻感荞麦褐斑病,未发现其它病害。

(4)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凉山州苦荞麦区试,平均亩产146.2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3.4%(极显著),增产点次100%;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142.7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5.4%(极显著),增产点次1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4.5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4.3%, 10点全部增产。2007年在冕宁、普格、美姑、喜德、昭觉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2.2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1.4%,5点全部增产。

(5)栽培要点:根据土壤肥力,用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合理密植,开厢条播或小穴点播。亩播种量5-6公斤,亩留苗10-12万苗,苗期3-4叶期,亩用3-5公斤尿素提苗;当籽粒有75%左右成熟时即时收获。栽培中忌连作,注意防治褐斑病。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苦荞麦种植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