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时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商品流通时间 所谓商品流通时间是指商品在流通领域中停留的时间。它包括商品在生产者手中储备的时间和商品经营者(批发和零售)手中储备的时间。从商品体的运动来看,则包括商品在流通领域各类仓库保管的时间、商品运输时间等。

商品流通时间的影响因素生产状况、消费状况、市场商品供求、商品的购买条件和销售条件、买卖双方的互相影响、价格影响、信息影响等等。

缩短流通时间的意义1、加速商品流通过程,产业资本的周转将加快,生产时间就会随着流通时间的缩短而缩短;

2、流通时间的长短,关系着再生产是否顺利通畅;关系着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保存;关系着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劳动耗费的大小;关系着商品价格的高低,和流通主体所承担的价格风险的大小。

缩短流通时间的措施1、以市场为中心,按市场供求关系来组织生产,努力促使生产去适应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提高供给有效程度,保证商品适销对路、流通顺畅无阻;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速商品体空间位移的时间;

3、加强信息传播和反馈,提高其准确性和反应的灵敏度;

4、发展信用制度,包括融资、集资、消费信用在内,解决商品购买中的购买力不足或资金困难,为商品转化为货币创造便利条件;

5、提高流通主体,特别是商业部门的素质、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

导致流通时间延长的原因1、市场寻觅

2、购销量增大

3、结构日趋复杂

4、技术性增强

5、需求个性突出

6、市场空间扩大和距离延长

7、资金短缺

8、信息复杂多变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