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节省劳动时间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分析企业劳动时间利用效率主要是计算一系列工时利用指标,包括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制度工时利用率、加班加点比重等,还可以编制劳动时间利用平衡表,分析劳动时间利用情况是否合理。企业劳动时间分析不仅要研究劳动时间利用情况,还要研究劳动时间利用水平的高低和原因,其中施工生产时间的利用率分析难度相对较大,首先要了解各班组实际工时利用情况、每个工种岗位的人员设置情况、岗位定编是否合适等。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类型1.出勤率。

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

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计算公式:

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出勤工日(工时)数×100

3.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

反映制度工作时间实际用于生产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制度工日(工时)数×100

4.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和强度指标

(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