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杂棉3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品种类别: 棉花

品种名称: 蜀杂棉3号

审定编号: 川审棉2009 004

品种来源: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双隐性抗虫核不育系2095-2A作母本,抗病品系R4122作父本配制的抗病、虫杂交棉组合。

特征特性:生育期129天左右。植株塔型,中后期生长较旺。叶片稍大,叶色较淡,茎秆耸毛中等。结铃性较强,铃卵圆形,单铃重6.0克,衣分40.10%,衣指7.7克,籽指10.5克。经省区试鉴定: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抗红铃虫。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75mm,比强度29.74cN/tex,马克隆值4.78,整齐度84.76%,纺纱均匀性指数144.67。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棉花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籽棉246.65公斤、皮棉98.98公斤、白花皮棉86.58公斤,分别比对照川棉45增产37.34%、31.74%和38.4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籽棉253.88公斤、皮棉105.15公斤、白花皮棉96.17公斤,分别比对照川棉45增产27.71%、 25.3%和31.87%。

栽培要点: ①播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育苗。②密度:每亩种植1800-2200株。③施肥: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多施有机肥,适当增施钾肥。④田间管理:根据棉苗长势确定缩节安的用量及施用次数,一般每亩喷施缩节安5克左右。⑤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盲蝽、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对三、四代棉铃虫和红铃虫进行监测防治,当百株棉株3龄以上棉铃虫和红铃虫幼虫达15头以上时,及时防治。

种植区域: 四川棉区。[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