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短叶6号晚包心芥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品种名称:白沙短叶6号晚包心芥菜(原名白沙抗病晚包心芥菜)

审定编号:粤审菜2002008

选育单位: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

亲本来源:中熟包心芥菜/三稔婆晚包心芥菜[1]

特征特性常规品种。中迟熟,苗期约20天,定植后75~90天收获,连续采收期15天左右。生长势强,株型矮,株高32~35厘米,开展度约75厘米,叶葵扇形,叶色浓绿,叶柄阔,叶球近圆形,球重1.5~2公斤,结球紧实一致,品质优良,田间表现耐涝性强,耐霜霉病、软腐病、根肿病。[1]

产量表现1999、2000年两年参加汕头市晚芥菜品种区试,亩产分别为2383.33公斤和2671.31公斤,比对照种迟花晚包心芥菜分别增产14.4%和40.25%,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1]

栽培技术要点(1)潮汕地区播种期9~11月,采用育苗移植、高畦深沟栽培,苗期15~20天,亩用种量10~15克,双行植,株行距50×65厘米,亩植2500株左右;

(2)施足基肥,莲座期施重肥,后期适当补肥;

(3)生长期保持沟内浅水;

(4)注意防治病虫害。[1]

审定意见白沙短叶6号晚包心芥菜为常规品种。高产稳产,中迟熟,生长势强,株型矮壮,株高适中,叶球近圆形,结球紧实一致,品质优良,田间表现耐涝性强,耐霜霉病、软腐病、根肿病。适宜我省粤东地区种植。符合广东省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