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通天连

种拉丁名:Tylophora koi Merr.

科中文名:萝藦科

科拉丁名:Asclepiadaceae

属中文名:娃儿藤属

属拉丁名:Tylophora

海 拔:100-1000

命名来源:[Sunyatsenia 2(1): 17-18 , pl. 8 1934]

中国植物志:63:555

英文植物志:16:260

通天连(广西)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全株无毛。叶薄纸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大小不一,小叶长4-5厘米,宽1厘米,通天连

大叶长8-11厘米,宽2-4厘米,通常长8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有时具细尖头,小叶的基部圆形或钝或截形,大叶的基部心形或浅心形;侧脉每边4-5条;叶柄长8-15毫米,扁平。聚伞花序近伞房状,腋生或腋外生;花序梗长4-11厘米,曲折;花梗纤细;花黄绿色,直径4-6毫米;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有腺体5个,裂片长圆形,边缘透明;花冠近辐状,花冠筒短,裂片长圆形,具不明显的4-5条脉纹;副花冠裂片卵形,贴生于合蕊冠的基部,肉质隆肿,钝头,高达花药之半;花粉块每室1个,近球状,平展;子房无毛,柱头略凸起,端部不明显2裂。蓇葖通常单生,线状披针形,长4-9厘米,直径5毫米,无毛;种子卵圆形,顶部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1.5厘米。花期6-9月,果期7-12月。

分布及生境产于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山谷潮湿密林中或灌木丛中,常攀援于树上。分布于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广东信宜。 全株供药用,广东和广西地区民间有用来解蛇毒,治跌打、疮疥、手指疮等。

功能用途医药:【彝药】盆糯期:全株治毒蛇咬伤,胃脘疼痛,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毒蛇咬伤,胃痛《滇药录》。两台根,盆糯期:全株治毒蛇咬伤,胃脘疼痛,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峨彝药》。盆糯期:主治胃痛,水肿,毒蛇咬伤[35]。

医药:全株(通天连):解毒,消肿。用于感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疮疖痈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