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毛樱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刺毛樱桃(学名:Cerasus setulosa)是蔷薇科樱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贵州、陕西、四川、甘肃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中和灌木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内容种中文名:刺毛樱桃

种拉丁名:Cerasus setulosa

种别名 :刺毛山樱花

组中文名:重齿组

组拉丁名:Sect.Ceraseidos

亚属中文名:典型樱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Cerasus

属中文名:樱属

属拉丁名:Cerasus Mill.

亚科中文名:李亚科

亚科拉丁名:PRUNOIDEAE FOCKE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1.5—5米,树皮灰棕色。小枝灰白色或棕褐色,无毛。冬芽尖卵形,无毛。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边有圆钝重锯齿,齿尖有小腺体,上面绿色,伏生小糙毛,下面浅绿色,沿脉被稀疏柔毛,脉腋有簇毛,侧脉6—8对;叶柄长4—8毫米,无毛;托叶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8毫米,宽1.5—3毫米,边有腺齿。花序伞形,有花2—3朵,花叶同开;总苞褐色,匙形,长约5毫米,宽约1.5毫米,边有腺体,内面被柔毛,早落;总梗长5一7毫米,无毛;苞片2—3片,绿色,呈叶状,卵圆形,长5—20毫米,边有锯齿,齿端有腺体,两面疏被糙毛;花梗长8—12毫米,被疏柔毛或无毛;花直径6—8毫米;萼筒管状,长5—6毫米,宽3—4毫米,外面疏被糙毛,萼片开展,三角状长卵形,长2—3毫米,两面均被稀疏柔毛,先端急尖,边有疏齿;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粉红色;雄蕊30--40,与萼片近等长或短于萼片;花柱比雄蕊略长或与雄蕊近等长,中部以下被疏柔毛。核果红色,卵状椭球形,纵径约8毫米,横径约6毫米;核表面略有棱纹。 花期4—6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产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生于山坡、山谷林中或灌木丛中,海拔1300—2600米。模式标本采自甘肃卓尼。

本种提示本种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锯齿圆钝,2—3朵花组成伞形花序,基部有2—3叶状苞片,通常总花梗长5—7毫米,易于识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