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农19号
1选育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2品种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公交90208-114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原品系编号吉农9430-6,定名为吉农19号。
3特征特性
3.1种子性状
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褐色,百粒重23.2克左右。完全粒率高,褐斑粒率低,外观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为 39.25%,脂肪含量为20.35 %。
3.2植株性状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15cm左右,有1~2个分枝,茎秆粗壮,节间短,节多、荚密,结荚均匀,三粒荚多,少有四粒荚,丰产性突出。圆叶,白花,灰色茸毛,荚熟时呈暗褐色。
3.3生育期
中晚熟种,出苗至成熟134天,需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2750℃以上。
4产量
2003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282.0Kg,比对照品种吉林30号增产4.4%;2004-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098.2Kg,比对照品种吉林30号增产11.0%;
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251.2Kg,比对照品种吉林30号增产18.1%。
5栽培要点
5.1播期:4月下旬播种。
5.2密度:每公顷播种量60公斤,公顷保苗16-18万株。
5.3施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做种肥。如有条件,每公顷施有机肥30000公斤做底肥可获得更高的产量。
5.4制种:在中晚熟区按常规制种要求制种,去杂去劣,防止机械混杂。
6适应区域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