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任金祥(1879——1932)蒲剧老艺人,艺名“十三红”。工须生。永济人。11岁瞒着家人进入戏班,拜“彦子红”为师。因扮相魁梧,双目有神,演戏富有灵气,13岁登台唱红,被观众称为“十三红”。他长期在著名的云升班供职,1930年一度应邀到黑厮班,与名伶柳苏全、舒明贵、王存才等同台演出。1932年重回云升班,入夏瘟疫流行,身染瘟疫的任金祥为不使观众失望,让人搀扶出场,一字未吐即倒地而逝,台上台下哭成一片。

祁彦子授徒极严。一次演《出堂邑》,金祥一时疏忽,上马时未打袍襟即行勒马。下场后,彦子红一个耳光打得金祥满眼淌泪。事后彦子红懊悔不已。而金祥则刻骨铭心,养成了一丝不苟的良好台风。师傅善画雄鹰,常以雄鹰翱翔与扑食之气势绝不相同,比喻表现人物精神之重要。金祥终生奉行,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金祥在师傅的严格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历练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嗓音不高,略带鼻音,唱腔注重以声传情,听来耐人寻味。他功底深,戏路宽,文武兼擅,唱做俱佳,凡须生应工戏皆可胜任。袍带戏如《八件衣》之杨知县、《洪羊洞》之杨六郎等;做工戏如《杀驿》之吴承恩、《走雪山》之曹福、《采桑》之秋胡等;靠甲戏如《出棠邑》之伍员、《会孟津》之文焕、《金沙滩》之杨继业等;红生戏如《高平关》之赵匡胤等,均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民国十九年(1930)在黑厮班与柳苏全、舒明贵、王存才等名伶合演《回荆州》,传为佳话。“祥娃红,真正红,各州府县都有名”的民谣,说明了金祥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金祥以功架优美享名,《出棠邑》饰伍员上马时,在乃师祁彦子表演的基础上,又创造了“缠头鞭”,更表现了伍员的焦急、愤懑之情,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蒲剧舞台上流传不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