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感秋海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昌感秋海棠

昌感秋海棠

种拉丁名:Begonia cavaleriei Lévl.

科中文名:秋海棠科

科拉丁名:Begoniaceae

属中文名:秋海棠属

属拉丁名:Begonia

命名来源:(海南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52(1):154

昌感秋海棠(海南植物志)盾叶秋海棠(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特征昌感秋海棠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伸长,匍伏,长圆柱状,表面不平整,呈结节状或似念珠状,长3-7(-14)厘米,直径5-10毫米,节明显,被膜质褐色的鳞片和粗壮细长纤维状之根。叶盾形,全部基生,具长柄;叶片厚纸质,两侧略不相等,轮廓近圆形,长8-15(22)厘米,宽5-13 (-19)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略偏呈圆形,窄侧宽1.5-4.8厘米,宽侧宽3-7厘米,边全缘常带浅波状,上面褐绿色,被极短之毛,老时脱落,下面淡褐绿色,近无毛,脉自叶柄顶端放射状发出,6-8条,下面粗而明显,并呈淡红褐色,中部以上分叉;叶柄长7-25厘米,有棱,无毛;托叶早落。花葶高约20厘米,有棱,无毛;花淡粉红色,数朵,呈聚伞状;雄花:花梗长2-3厘米,无毛;苞片倒卵形,长约8毫米,宽约5毫米,无毛;花被片4,外面2枚宽卵形至卵形,长1.7-2厘米,宽1.3-1.5厘米,先端圆,外面无毛,内面2枚长圆形,长约1.2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圆钝;雄蕊多数,花丝长1.5-2厘米,花药倒卵形至长圆形,长约1毫米,先端圆或微凹;雌花:花被片3,外面2枚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7-18毫米,宽15-17毫米,先端圆钝,无毛,内面1枚,长圆形,长约8.5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圆钝;子房长圆形,长约2毫米,无毛,3室,中轴胎座,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不等3翅,花柱3,仅基部合生,上部分枝,柱头外向膨大,螺旋状扭曲,并带刺状乳头。蒴果下垂,果梗长约3.5厘米,无毛;轮廓长圆形,长约2.9毫米,无毛,具不等3翅,翅呈新月形,大的长约7毫米,小的长仅2-3毫米,均无毛;种子多数,小,淡褐色,光滑。花期5-7月,果期7月开始。

分布及生境产贵州(安龙、亨册、荔波、独山)、云南(富宁、西畴、麻栗坡)、广西(南丹、德保、那坡)。生于山沟阴湿处岩石上、山脚阴密林下、山谷潮湿处密林下,海拔700-1000米。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独山。 海南(昌江)有记录,但未见标本。

功能用途医药:【仫佬药】沤巴、沤古乐:全草用于肺结核,咳嗽,半边风《桂药编》。

医药:全株:酸、涩,凉。祛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痈疖疮肿,感冒,咽喉肿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