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星云
蝴蝶星云Butterfly nebula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这个超级眼镜,我们能够欣赏这个壮丽景观,一个新星遗迹留下的行星状星云酷似一只展翅的“蝴蝶”,是由于灼热的气体向两端扩散形成的。
美国宇航局于2009年9月10公布了“哈勃”太空望远镜自今年五月开始修复后所拍摄的首批深空照片。这张图片被称之为“蝴蝶照”,实际是一个垂死恒星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极大的气束。“蝴蝶”的翅膀是由气流形成的气涡,其温度超过华氏36000度。气流的速度达到每小时60万英里,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从地球到月亮只需要24分钟。这颗恒星距离我们银河系大约有3800光年。整个蝴蝶星云宽达2光年,大约是太阳到半人马星座距离的一半。

形成原因事实上,当恒星死的时候,将展现它最美的一面。 像太阳这类低质量的恒星,在演化成白矮星前会抛出它们外层的气体。 这膨胀的气体通常会形成无比壮观而美丽的行星状星云,然后在数千年里渐渐地暗下去。 这是蝴蝶星云(M2-9)的假色图像,它有着一对像翅膀的结构并且惊人地对称。 在它的中心有一个气体盘面,盘面的中央有两颗互绕运行的恒星,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冥王星轨道的10倍。 即将死亡的恒星从气体盘面抛出气体,形成这样的双极外观。目前对形成这种行星状星云的物理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它距离我们约2,100光年远。位于人马座。
NASA的哈伯望远镜从扰动的气体蒸炉中观测到一颗名为N159的恒星诞生的过程,它位于17万光年外大麦哲伦星系中,从这颗大质量高温新恒星吹出的恒星风,将外围广达150光年的星云外型塑成了如圆弧、长柱和细丝等特殊的形状。
这是天文学家首度得以仔细观察这种罕见的密实、由高度游离气体所组成的蝴蝶形星云,它通常深藏于发光气体与黑暗尘云的大漩涡中心。透过哈伯望远镜的高解析力,天文学家测得其直径约 2光年(视直径 2")。
这种双极形星云可能来源之一是,从隐藏在吸收带中央的大质量恒星(太阳质量的十倍以上)所喷出的气体。这类恒星的温度相当高,它们的辐射压甚至能将从周围气体盘落入的气体再沿着两极反推出去。
这次的观测,是大麦哲伦星系年轻大质量恒星搜寻计画的一部份。要观测到如此大质量、又刚诞生不久的新恒星,机会相当难得。在星云中,红色部分是氢、黄色则是高游离态的氧所发出来的。
这次的观测是由欧洲天文学家 Mohammad Heydari-Malayeri (法国巴黎天文台)与 Michael Rosa (德国欧南天文台)、Vassilis Charmandaris (巴黎天文台)、Lise Deharveng (法国马赛天文台)、Hans Zinnecker (德国天文物理协会)共同合作,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于欧洲天文与天文物理期刊上。
“蝴蝶”星云中正在死亡的恒星
照片所示的是编号为NGC 6302的所谓“蝴蝶”星云,它位于天空南半球,该照片是利用南欧天文台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在1998年拍摄的。
“蝴蝶”星云属于所谓的行星星云一类,行星星云是由分割开的电离气体组成的膨胀气团,电离气体围绕在中央恒星的周围。“蝴蝶”星云中央就有一颗这样的恒星,以前某个时候

该恒星曾是一颗红巨星,而现在它已接近自己生命的终点。“蝴蝶”星云外部已经喷溅到周围空间,只剩下它的核心部分。
由电离气体组成的气团在吸收中央恒星的紫外线辐射,又重新辐射可见光谱,因此才拍摄到这幅照片,照片上不同颜色分别对应不同原子的辐射。在这幅照片上星云中央的恒星看不见,它被尘埃云团所遮蔽。现在“蝴蝶”星云看上去非常动人,但是经过几千年之后它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明亮,因为它的中央恒星会变冷而成为一颗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