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浯溪碑》之一【年代】宋代

【作者】蔡说

【体裁】七言古诗名称《浯溪碑》之二【年代】明代

【作者】沈周

【体裁】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浯溪碑 之一 蔡说生非耀□欲争雄,发见英华□ 自中。

□秉湘东千古笔,已思河北一时躬。

忠肝义胆平□ □,铁画银钩大纪功。

尊主□ □ □ 子事,晞颜志节亦颜同。浯溪碑 之二 沈周有册有册一尺畸⑴,启阅重是摩崖碑。

平原太守气骨壮⑵,杀贼余力存毛锥。

千年白石耀深刻,风雨不剥神扶持。

铜柱莫拨魑魅走⑶,铁网欲破珊瑚搘⑷。

快睹书法十数过,训读其语增噫嘻⑸。

君王爱色不爱国,金钱买祸由洗儿⑹。

长安洛阳要自陷,法宫蜀栈谁安危⑺。

嗣君虽然访旧物,以得补失终磷缁⑻。

此碑颂德实揭过,有家有国留箴规⑼。

晴窗日拓不辍手,来禽青李生蛛丝⑽。[1]

作品注释浯溪碑 之二 沈周

⑴有册:书册。畸(jī):数的零头。全句讲书册仅一尺余。⑵平原太守:指颜真卿。颜真卿以忤杨国忠出为平原太守。

⑶“铜柱”句:喻字体沉着雄深,可令鬼怪惊跑。

⑷“铁网”句:谓字体骨架稳健,如铁网般,虽欲破而有珊瑚支撑。铁网:喻字之骨架。搘(zhī):支撑。

⑸训读:阅读理解。噫嘻:叹息。

⑹“洗儿”句:史载安禄山生日,唐玄宗及杨贵妃赏赐甚厚,后二日,召禄山进宫,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用彩舆抬入。玄宗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玄宗亲自往视,喜,赐贵妃洗儿金银。洗儿:旧俗,婴儿生后三日或满月,有替婴儿洗身的旧习。洗儿:此处指安禄山。

⑺法宫:帝王处理政事的宫殿。

⑻磷缁(zī):比喻受环境影响而起变化。《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磷:损伤。涅:用黑色染。缁:黑色。

⑼箴规:规谏。

⑽来禽青李:指代晋王羲之《来禽帖》,因其篇首有“来禽李青”一语。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特别钟爱浯溪碑帖,辛勤拓印,以致于王右军的《来禽帖》都被冷落而生蛛丝了。[1]

作品简析浯溪碑 之一 蔡说来源:《全宋诗》浯溪碑 之二 沈周此诗见于《浯溪诗文选》。对于《大唐中兴颂》是否就是颂大唐中兴这个问题,诗人目光锐利,思考深刻,因发惊人之见:“此碑颂德实揭过,有家有国留箴规。”评前朝之功过,讽当世之衰微,差不多已成为历代文人所惯于使用的技法,沈周当不例外。诗人历经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诸朝,中晚年,国家已开始由盛而衰,政治日渐败坏,皇帝昏庸无道,穷奢极欲。诗人耳闻目睹,自有感叹,因而借古讽今,意在言外。写浯溪碑的名人多,诗歌文赋多,要出新意绝非易事。作为一个书画家,诗人独辟蹊径,通篇不离书法。看到《大唐中兴颂》碑碣,欣喜万分,于是拓印而不停手;赞颜公,“杀贼余力存毛锥,”赞其字绝,曰“铜柱莫拨魑魅走,铁网欲破珊瑚搘”;谈感受:“快睹书法十数过,训读其语增噫嘻”;比古今,竟使“来禽青李生蛛丝”,句句不离书艺。

但仅就书法品评语溪碑是不够的。耳中固有“风声雨声读书声”,胸中充溢“国事家事天下事”,因而这首古诗就有了思想内涵,有了人性美,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1]

作者简介沈周

(1427—150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江苏长洲人,能文,工书画。字仿黄庭坚,为世所重,其画远师董源、巨然,山水花卉,无不精妙。明王稚登《丹青志》列其画为神品,称当代第一。后人把他与唐伯虎、文征明、仇美并称为明代四大家。[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