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叶黑肿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或病草上越冬。翌年夏季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叶片。土壤瘠薄的缺肥田,尤其是缺磷、缺钾田块发病重。田边、路旁或营养不良的植株基部叶片易发病,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发病重,杂交稻进入分蘖盛期即开始发病,个别地块发生很重。

症状识别稻叶染病叶两面均可发病,病斑初为散生或群生的小褐色斑点,沿叶脉呈断续的线状,后稍隆起且变成黑色,其内充满冬孢子堆,隆起病斑四周变为黄色,重病叶病斑满布,叶片提早枯黄,叶尖破裂成丝状。过去为害较轻,近年局部地区的杂交稻发生普遍且严重。我国中部、南部稻区普遍发生,北方稻区较少。

防治措施(1)重病区提倡选用抗病品种。(2)病稻草要及早作堆肥处理,待充分腐熟后再施入田间,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防止后期早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