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琳
朱昌琳,是晚清长沙首富,也是大慈善家。
他是左宗棠、曾国荃等湘籍将领的“贤内助”。
他是个商人,但被朝廷特授内阁学士衔。
他在私家花园备下茶水,免费向游人开放。
有人问其聚财要诀,他说:务审时,如治国。
朱昌琳,字雨田,晚年自号养颐老人。他在好多老一辈长沙人眼中,首先是一个大慈善家,然后才是长沙的首富。朱昌琳成为长沙的首富,在当时是很跌了达官贵人的眼镜的。
冒险吞进千余斛稻谷
1822年,朱昌琳出生在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一个日子比较小康的书香门第,承受了家族厚望的他屡试不第后,知道自己不是科举的料,迫于家里的经济压力,他来到了当时被称为“善化县”的长沙城,在富绅唐艺农家里做账房先生。几年账房先生做下来,朱昌琳积了些钱,也看出了一些做生意的门道,于是向唐艺农请辞。唐艺农也是个好人,知道朱昌琳有做生意的打算后,主动借钱给朱昌琳在太平街开了个杂货店。
朱昌琳赚的第一桶大金可以说是灾难财。1845年,湘中农业丰收,谷价骤跌至千钱三石。别的生意人见谷价骤跌,唯恐抛之不及。只有朱昌琳“冒天下之大不韪”,尽出藏钱,吞进了不少被人视为贱货的谷子。这年他的前东家唐艺农家因田地较多,租户给他的谷子堆积如山,有些甚至已发了芽。唐听说朱昌琳大肆收购谷子后,找到了朱昌琳,当朱昌琳告知家底已掏空时,唐很大方地说:“只要先生承受,明年卖出再付款。”这样,朱昌琳这年愣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吞进了千余斛稻谷。
第二年,长沙久旱,洞庭湖一带呢,却遭了水灾。一时谷价暴涨,最后竟然涨到了每石五千钱,与前一年谷价最低时相比,涨了15倍!朱昌琳的“赌博”成功了。所囤的谷米抛售完,朱昌琳就成了一个大款了。
湘籍将领的“贤内助”
有人问过朱昌琳的聚财妙诀,朱昌琳回答说:“务审时,如治国。”
1864年,清政府实行票盐制,招商交款领票运卖淮盐。朱昌琳第一个在湖南“应招”,一下子买了一百票,成立“乾泰顺”盐号。没多久,淮运大通,盐票由最初的十金每票猛涨至万金每票,朱昌琳想不发大财都不行。
水涨船高,成为晚清长沙首富的朱昌琳自然而然也成为了湘籍将领的“贤内助”。
1874年(同治十三年),左宗棠在镇压陕甘回民暴动后,着手整顿西北茶务,他奏定章程变原有的“官引”为“票法”,广招商贩,无论何省商人均可领票运销,使阻滞的茶叶流通渠道变得畅通。原来的茶商分为“东柜”(陕西、山西)和“西柜”(陕甘宁回商),左宗棠则添设“南柜”,起用朱昌琳为“南柜”总商,专门经营湘茶的贩运。朱昌琳把治国的方略用于经商,他按茶叶产销流转方向,在安化、汉口、泾阳、西安、兰州、塔城等地设置分庄,分段负责茶叶收购、转运、加工、销售工作,各司其职,责有攸归。粮食、淮盐、茶叶,朱昌琳旗下的三大项目成为当时湖南商业贸易的支柱。
1877年,茶陵人谭钟麟任巡抚的陕西和湘乡人曾国荃任巡抚的山西都发生了饥荒。时年55岁的朱昌琳受两位老乡之托亲自前去赈灾。他用平江大布做成米袋,米到陕西和山西卖完后,把米袋拆开,染上颜色,就地购买棉花,做成棉衣卖,一举两得。后来左宗棠征西,朱昌琳负责供应部分军粮。左宗棠考虑到将士要做冬衣,要求朱昌琳也用平江大布做米袋。朱昌琳欣然答应。
除了做买卖外,朱昌琳还投资办实业。长沙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湘善记和丰公司便有他的股份。他还与汪诒书、杨巩等人合作,在灵官渡创建了湘裕炼锑厂,开长沙炼锑业的先河。随后,他见长沙城市建设日益发展,又在暮云市独资创办了阜湘红砖公司。
维新运动时期,朱昌琳在经济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湘中兴作,巡抚皆依恃以举”。
因善举获授内阁学士
朱昌琳去世94年了,还有人记得,主要是因为他是个大慈善家——大款历代都有,但像朱昌琳这样的大慈善家却无论什么时代都非常的难得。
朱昌琳是个很勤勉的人,到75岁才把生意交由其弟和子孙经营,但他并没就此完全歇下,他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慈善事业。
或许因为目睹过穷苦人的艰难生活,或许因为曾经发过“灾难财”,原因后人谁也说不清,反正“暴富”之后,朱昌琳对公益事业非常大方。他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每当过年,在城内向贫困者发放年米;给乡下孤寡老人发固定粮折300多本,每年秋后可凭折领稻谷6担。他还广置义山,给穷人施棺;在黑石渡修义渡,置渡船3艘,派专人司船。昔日长沙小吴门至青山铺的30公里古道失修多年,路窄泥泞,行旅苦之。朱先生捐资铺设麻石路面,以利行人。他的私家园林——人称“朱家花园”的馀园,免费向游人开放。
众多的善事中,有两件给朱昌琳带来了“殊荣”——1877年,山西巡抚曾国荃、陕西巡抚谭钟麟托朱昌琳赈灾,朱昌琳毫不犹豫地捐献了大批粮食、布匹,因此得到朝廷嘉奖,获授候补道员。1897年,朱昌琳捐资十三万之巨,将湘江、碧浪湖和浏阳河凿通,历时十年竣工,这就是清波数里的新河。工竣,湘江和浏阳河汇合处水面宽阔,利于船只停泊,成为货运、商旅集中的码头,而浏阳河北面的沙滩则变为良田。新河开通后,官绅保奏,朱昌琳获三品卿贤,随后朝廷又特授内阁学士衔,人称“阁学公”。
1912年,90岁的朱昌琳在长沙寿终正寝。斯人已逝去近百年,但其善举仍然泽被后人数十年,其影响,我们希望也应该会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