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港
长沙港的地貌形态是大地构造几经变化和水路不断变更造成的。中生代末期的造山运动,形成岳麓山呈半圆形揽抱长沙港的基本骨架。更新世末期,长沙区域由南向北发生了一次倾斜运动,古湘江东岸连同其上覆的阶地层,沿水流走向断裂而翘起,古浏渭河(今浏阳河)与古湘江汇于今长沙市南郊烂泥冲一带,那时湘江的深槽在今新开铺——白沙井——烈士公园一带,今市区均为水域。西岸迫近岳麓山,相对较浅;其后,阶地盆块再次活化,东南岸复隆起,浏水迫而北向;西岸渐次形成小丘、盆地与港汊相间的水网区。距今约5000~6000年前,长沙港区内已有先民进行港区开发。
春秋战国时,楚国统一南方,长沙地区成为楚国重要的产粮基地。长沙开始在今湘江西岸的三汊矶修筑港城,城由黄粘土板筑而成,即后人所谓的“古北津城”。由于东岸宽阔,河谷深切,地理条件明显优于西岸,秦汉时港城迁筑于东岸。1997年走马楼出土了大量吴简,多为商务与金融方面的契约,可见当时的商贸活动相当繁盛。由于港口水运的发展,征收的“船钞”和水运营业税“算缗”成为孙吴政权的重要财源。东晋,政治中心南移至今南京,入湘流民也多了起来,长沙港“委输甚众”。
唐代,长沙港商舟通江淮、巴汉、南越,港城多富商,港口堤岸(今藩城堤至北正街一线)几经修整,风光甚美。“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这是杜甫离开长沙去衡阳时写的诗句,可见当时港口之美。安史之乱后,湖南所征漕粮较初唐时增加约20倍,大多自长沙港发运,“西指长安,三秦之人待此而饱”。长沙港从此成为四大米市之一。
朝代更替,战乱或起或息,长沙港几经破坏和重建。康乾盛世的百余年间,长沙港城人口大增,商业鼎盛。嘉庆年间,港城“人烟稠密,冠盖纷纭,闾阎林立,商贾云连”;“船户生意,沿江约有十余里,上溯粤桂,下通江汉”,长沙港的运粮船只“连樯衔尾”。港口码头已由清初的9个增至27个。1904年,长沙港辟为商埠后,英、日、美、德等国货船争相而至,致使本土商人“深有夺我凤凰池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