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蝴蝶兰
版纳蝴蝶兰是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又名曼氏蝴蝶兰、曼尼氏蝴蝶兰,为附生兰,分布于尼泊尔、印度、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350米左右的地区,多见于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
中文学名:
版纳蝴蝶兰
拉丁学名:
Phalaenopsis mannii
别称:
曼氏蝴蝶兰、曼尼氏蝴蝶兰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微子目
科:
兰科
属:
蝴蝶兰属
分布区域:
尼泊尔、印度、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
类别:
附生兰
生境:
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
海拨低限:
1350
海拨高限:
1350
目录
植物名称形态特征茎花分布及生境
植物名称版纳蝴蝶兰(中国兰花全书)版纳蝴蝶兰(植物分类学报)
形态特征茎粗厚,长1.5-7厘米,具数个节,从节上发出许多长而弯曲并且稍扁的根,上部通常具4-5枚叶。叶两面绿色,长圆状倒披针形或近长圆形,长达23厘米,宽5-6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收狭并且具1个关节和鞘。花花期具叶,花序1-2个,侧生于茎,常斜出或下垂,不分枝或有时分枝,长5.5-30厘米,疏生
版纳蝴蝶兰(15张)
少数至多数花;花序柄粗壮,长达11厘米,粗3-5毫米,被1-2枚苞片状的鞘;花苞片披针形,长6-10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长2-3厘米;花开展,质地厚,萼片和花瓣橘红色带紫褐色横纹斑块;中萼片倒卵状披针形,长15-18毫米,宽5-7毫米,先端锐尖,具6-7条脉;侧萼片斜卵状椭圆形,长15-18毫米,宽7-9毫米,先端急尖并且多少镰刀状弯曲,基部收狭而贴生在蕊柱足上,具6-7条脉;花瓣近长圆形,长13-15毫米,宽4-5毫米,先端锐尖,具3-5条脉;唇瓣白色,长约1厘米,基部具长约1毫米的爪,3裂;侧裂片直立,近长方形,长4毫米,宽2毫米,中部稍缢缩并且其内面中央隆起,先端斜截,基部(在两侧裂片之间)强烈增厚并且具1个先端2裂的肉质穴状物,而与中裂片的基部在背面隆起成半球形,在穴状物的前方具1枚直立而上部2裂呈触须状的附属物;中裂片厚肉质,锚状,先端圆钝,基部具1枚直立而两侧压扁的狭长附属物,边缘具不规则的细齿,上面近先端处增厚成半圆形紫色的垫状物,中央被稀疏的长毛和乳突;蕊柱除基部紫褐色外,其余黄色,长约8毫米,基部两侧各具1个近三角形的臂状物;蕊柱足长约4毫米;蕊喙狭长,下垂,长约2毫米,不裂;药帽黄色,半球形,前端半圆形,先端凹缺;花粉团2个,近椭圆形,每个为不等侧的半裂。花期3-4月。
分布及生境产云南南部(勐腊)。生于海拔135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 本种半裂的花粉团可区别于其他国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