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全球化
一、起源天生国际企业的研究起源于Ovia tt[1] 在1994年发表的论文《天生国际企业综述》。论文指出, 传统国际化理论一般针对大型成熟的企业, 较少关注中小企业。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运输成本的降低, 中小企业也可以在不同国家抓住商业机会, 取得竞争优势。虽然资源有限, 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同样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天生国际企业创立不久, 甚至成立出生之日, 就走上国际化道路。它们可能在一国筹集资金、在另一国生产产品、在第三国销售产品。
二、定义目前对这类企业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 下面有几位学者对其做了如下的定义: Ovia tt, McDouga ll ( 1994) 称之为国际新企业( Inte rnational new ventures), Preece ( 1999 ) 称为即时国际企业( Instant internationa ls), Jolly ( 1992) 称为国际小企业(G loba l start- ups) 等。
Oviatt 对天生国际企业的定义为一个从成立起, 就利用多国的资源并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 这种企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从成立初就是国际化的。Oviatt对于天生国际企业并没有定量分析, 而是定性的解释。
Kn ight ( 1996) 在《天生国际企业: 对传统国际化理论的挑战》一文中对天生国际企业这样定义: 一个从成立之初就从国际市场的销售中寻求相当部分收入的企业。同样是定性解释, 这与Oviatt对天生国际企业的定义基本一致。
Madsen( 2000) 在文章《天生国际企业: 某些基本特征的实证分析》中提出天生国际企业从成立起就面向国际市场。
从上面列出的文献可以看出, 国际化速度与程度成为定义天生国际企业的两个主要参数。还有学者对天生国际企业进行定量解释。
Knight对天生国际企业做了一个确切的定义: 成立之后三年内开始出口,并且出口额占总销售额的25%或者更多的企业。企业成立与企业开始国际化的时间差是对天生国际企业做定量解释时通常采用的标准。但时间差是一个争议的焦点。大部分学者提出的时间差集中在2年到6年。
三、行业对于天生国际企业所处的行业, 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天生国际企业存在于高科技行业,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高科技行业存在新型国际企业, 其它行业同样存在。支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有Kn ight, Be ll 和McNaughton, 在论文《天生国际企业: 换瓶不换酒》 中, 天生国际企业不仅存在于知识密集型企业, 也存在于传统的出口企业。在新西兰的海鲜行业中存在天生国际企业。虽然海鲜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传统企业。另外一些学者发现天生国际企业不是某个国家特有的。A lex R ialp- Criado 强调天生国际企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了证实, 但是, 从来没有发展中国家做过类似的研究。但是, 复旦大学赵优珍研究发现, 国内外实践标明, 许多
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并不遵循国际化发展道路, 并不受国际化阶段模型的限制, 并且在浙江省发现一些中小企业为天生国际企业, 比如宁波摩西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利时塑胶有限公司等等。
四、形成动因M adsen与Se rva is ( 1997) 曾经发表了许多关于天生国际企业的论文, 其中有些文章对天生国际企业的形成动因做了论述。( 1) 市场机遇。比如企业制造特殊的零部件, 由于国内市场狭窄、需求量小, 所以企业不得不将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另外, 由于经济一体化, 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消费者的需求趋向同质化。这也使得产品在不同的国家之间销售更加容易。( 2) 通信、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技术的发展, 使得运输的成本降低。同时, 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快捷。( 3) 国际性人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在不同国家受教育或工作的员工越来越多。他们能够说多国语言、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因此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同国家之间从事国际贸易。
Saarenke to曾经对影响国际化的速度与程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他设定了8个因素解释天生国际企业的出现, 并且去一一验证, 管理团队的国际经验; 全球视野; 管理者的高风险承受能力; 研发与市场开拓的能力; 市场容量小的利基市场;合作伙伴数量; 拥有外部资本支持; 国际竞争力。最后,Saarenke to得出如下结论: 国际化程度与上述假设中的全球视野、管理者的高风险承受能力、合作伙伴数量、拥有外部资本支持有一定的关联度。国际化速度仅仅与合作伙伴数量有关。但是, 与我们通常认为的相反, 两者负相关, 也就是说合作伙伴越多, 国际化速度越慢。
Saarenke to, Kuiva la inen, Kyl he iko 与Puuma la inen( 2001) 曾发表一篇论文5基于知识的国际化- 以芬兰电信
软件厂商为例6, 论文中提到: 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 知识是国际化中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智力资源与能力是根本动力;组织学习能力影响国际化的进入模式是时机选择。在另一篇论文5全球思维- 国际化首要条件6 中, Saarenke to强调了全球思维对于中小企业成功国际化尤为重要。许多学者也相信快速国际化需要全球思维。Saarenketo对全球思维这样定义, 在国际市场中, 管理者国际化的能力与他们的国际视野。
A lex Ria lp- Criado总结1993 年到2002 年在15 种不同的期刊上的27篇关于天生国际企业的论文, 并发表论文5详
细论述天生国际企业( 1993 - 2002) 6。在这篇论文中, 作者提出天生国际企业最经常的四个动因。( 1) 经济活动中的新市场, 比如利基市场, ( 2 ) 生产、运输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3) 全球网络与联盟的重要性, ( 4) 管理者或者所有者的能力。
M cDouga l,l Shane和Oviatt ( 1994) 三位学者对天生国际企业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试图通过回答三个问题来解释新型国际的出现。( 1) 谁是天生国际企业的创办者? 通常创建天生国际企业企业家对信息中所潜在的机会与十分敏感, 他们能够利用机遇并获得收益。企业家受个人的经历影响。研究发现天生国际企业的创建者通常是移民并且个人或者家庭与海外目标市场有一定的关系。( 2) 为什么企业家选择国际市场而不是本土市场? M cDouga ll等学者运用基于资源的观点来解释这个问题。本土企业希望进入国际市场, 但往往收到本土路径依赖的限制。因此, 天生国际企业的创办者为了避免本土路径依赖, 决定从企业创立之日起, 就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和以国外顾客为目标。( 3) 天生国际企业如何开展国际经营活动? 天生国际企业资源有限, 为了避免风险, 就选择
多种方式来控制资产。
Kn ight等学者在论文《天生国际企业: 换瓶不换酒》中, 提出促使天生国际企业出现的有以下经济趋势: 利基市场出现、技术进步等。中小企业有其内在的优势, 反应迅速、灵活性、适应性。
综上所述, 大部分学者在天生国际企业形成动因这个问题上, 基本认可了以下几个因素: 新市场的出现、生产物流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国际业务经验和企业家的能力。
五、企业特征综合过去凡是关于天生国际企业出现动因的论文, 大多数学者都会提到企业的创立者或者管理者, 这些创立者或者管理者拥有国际业务经验, 他们熟悉国际业务流程, 所以当他们创立企业时, 就会把积极的开拓国际市场。
Oviatt和McDouga ll ( 1995) 曾对24个天生国际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总结出企业管理者具有国际经历(业务和学历背景) 是天生国际企业的特征之一。
具有相似发现的还有Bloodgood ( 1996), Madsen ( 1997) , Saarenke to ( 2002) 等。对于天生国际企业所进入的地理市场, 北欧学者用“ 心理距离( Psych ic D istance) ”来分析解释企业选择海外市场的先后次序。“心理距离”是指:妨碍或干扰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系、教育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等。他们认为当企业面临不同的国外市场时,选择海外市场的次序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瑞典公司总是把周围国家- 丹麦、挪威、芬兰作为海外经营的首选目标, 美国企业把加拿大作为首选海外目标市场。当企业面
对不同的海外市场时, 他们首先选择市场条件、文化背景与母国相似的国家, 即企业海外经营具有文化上的认同性。企业在较为熟悉的环境中经营成功率要比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高得多。英国学者Jim Be ll曾对芬兰、爱尔兰、挪威等地的小计算机软件公司做了一次实证分析。“ 心理距离” 并没有得到支持。这些软件企业进行进入市场选择时, 主要受下游客户、公司目标、行业发展趋势影响。挪威的一家软件公司选择委内瑞拉(南美洲北部国家) 作为海外第一进入市场,接下来, 公司又从中东国家、英国得到了订单, 主要因为这家软件公司为石油工业的企业提供软件。
Be ll和McNaughton ( 2002) 对天生国际企业和传统的企业做了对比分析, 发现这两种企业在国际化动因、目标、进入方式和策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天生国际企业国际化的目的是获得先发竞争优势, 而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的目的是增加销售量, 扩大市场。这也导致两者在进入地理市场的选择上有所不同。
对于进入模式, McDouga ll ( 1994) 对来自至少10 个国家的天生国际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后, 得出结论, 天生国际企业由于资源有限, 往往会放弃在分销渠道上投入太多的资本。因此, 他们为了控制销售活动, 依赖多种形式, 比如个人控股、合资等。Jolly研究发现, 天生国际企业通常通过一种特殊网络来对销售活动加以控制。这种特殊网络就是寻求伙伴合作, 这些伙伴能够弥补他们某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