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舜岭云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这首《蝶恋花》可谓绝妙好词。船山先生将自然胜景与人文景观、神话传说与所见所闻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妙合无垠,却又百感交集。既生荡气回肠之豪气,又发伤感凄美之幽情,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想象的驰骋,实在妙不胜言

作品名称:

蝶恋花·舜岭云峰

创作年代:

明末清初

作品出处:

王夫之文集

文学体裁:

作者:

王夫之

目录

作品原文作品注释词牌格律作品简析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蝶恋花

舜岭云峰⑴

潇水自江华县西北,流至宁远九疑山北。疑峰恒有云藏其半岭,飞雨流淙,入潇水中。

九岭参差无定影。湘竹阴森,回合清溪冷。一片绿烟天际迥,迷离千里寒宵暝。

香雨飞来添碧影。认是当年,望断苍梧恨。东下黄陵知远近⑵,西崦落日回波映⑶。[1]

作品注释⑴舜岭云峰:指永州宁远九疑山舜源峰。

⑵黄陵:传说黄帝陵墓的简称。这里指舜陵。

⑶西崦(yān):太阳落山。崦: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1]

词牌格律【词牌】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原为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全词重头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格律】

九岭参差无定影。

⊙●⊙○○●▲

湘竹阴森,回合清溪冷。

⊙●○○,⊙●○○▲

一片绿烟天际迥,迷离千里寒宵暝。

⊙●⊙○○●▲,⊙○⊙●○○▲

香雨飞来添碧影。

⊙●⊙○○●▲

认是当年,望断苍梧恨。

⊙●○○,⊙●○○▲

东下黄陵知远近,西崦落日回波映。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2]

作品简析此词选自《王夫之文集》。王夫之的《潇湘十景词》集潇湘胜景,抒赞颂真情,令人大开眼界,乃明清之际词作中的精品。《十景词》均以《蝶恋花》谱之,整齐划一却不失灵动,情随景移而独具匠心。前四景分别绘永州四处颇有代表性的绝胜——宁远舜岭云峰、东安香塘渌水、零陵朝阳旭影、祁阳浯溪苍壁,有山有水,亦虚亦实。描摹则生动形象,给人亲临其境之惑:抒情则真切细腻,传递着诗人的别样情怀。在他的笔下,或险怪、或清冷、或瑰奇、或迷蒙,均以情贯之,恰到好处,故脍炙人口。

词中描绘了这样的景象:舜岭云峰,高入天际,群峰高低,错落参差,九岭八峰,几莫能辩,置身其中,如临仙界。湘竹绿烟,青岩丹崖,相映成趣。只见得:千里碧霞已与山峰相接——不知这是何地,此为何时。似乎娥皇女英随一阵香雨轻风又一次来到这青山绿水之中、飞湍急流之前,悼念帝舜。而定神凝视,舜陵分明在目,落日已近西山,湘竹青天相映,归鸟飞瀑齐鸣。惟有唏嘘。[1]

作者简介王夫之像

[3]

王夫之

(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文学家。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夕堂、梼杌外史等,学者又称为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公元1642年(崇祯十五年)中举人。次年,张献忠曾邀他参加农民起义军,他拒绝了。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他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四十年。王夫之与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并称为清初四大家。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今岳麓书社出版有《船山全书》。[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