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西香青
基本内容种中文名:蜀西香青
种拉丁名:Anaphalis souliei Diels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香青属
属拉丁名:Anaphalis
国内分布:产四川西部(甘 孜、德格、雅江、九龙、道孚、太宁、觉雍、康定、小金、黑水)。生于高山及亚高山山坡山脊、草地和林下,海拔3000—4200米。
海 拔:3000-4200
命名来源:[Fedde,Repert.Sp?Nov?,Beih. 12: 505. 1922]
中国植物志:75:197
系中文名:木根系
系拉丁名:Ser.Xylorhizae Ling
组中文名:珠光组
组拉丁名:Sect.Margaripes (DC.)Kitam
亚属中文名:香青亚属
蜀西香青(7张)
亚属拉丁名:Subgen.Anaphalis
亚族中文名:鼠麴草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Gnaphalinae Keichenb.
族中文名:旋覆花族
族拉丁名:Trib.Inuleae Cass
亚科中文名:管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根状茎粗壮,灌木状,直立或斜升,上部被枯叶残片,有顶生的莲座状叶丛和花茎。茎直立,高5—30厘米,细,草质,不分枝,被蛛丝状棉毛。莲座状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9厘米,宽0.3—1.3厘米,有时长达20厘米,宽达2.3厘米,下部渐狭成长或短、具翅而基部鞘状的柄,边缘平,顶端圆形或急尖,有小尖头,茎下部叶约与莲座状叶同形,但较小,在花期枯萎或生存;中部和上部叶多少开展,或直立而依附于茎上,倒披针长圆形或线形,长2—4厘米,宽0.3—0.5厘米,基部急狭,顶端渐尖,有枯焦状长尖头;全部叶两面被蛛丝状棉毛,并杂有头状具柄腺毛,有在下面稍凸起的离基三出脉。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复伞房状,花序梗短。总苞宽钟状,长5—7毫米,径5—6毫米;总苞片5—6层,外层卵圆形,长3毫米,浅褐色,被棉毛,内层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5—5毫米,宽1.5—2毫米,上部白色,顶端尖或圆形;最内层线形,长约3毫米,有长达全长三分之二的爪部;雄株的总苞片常较狭而头尖。花托有缝状突起。雌株头状花序有多层雌花,中央有2—4个雄花;雄株头状花序全部有雄花。花冠长2.3—3毫米。冠毛较花冠稍长;雄花冠毛上部宽扁,有锯齿。瘦果长约1毫米,有乳头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