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师陵园
陵园简介马国师陵园坐落于海南省琼海市与乐城岛一河之隔的朝阳渡口处。是马氏后裔为明代“国师”“义民”马润通修建的陵园。
据《国师志》记载:国师名润通,字仲余,祖籍扶风茂陵,系汉伏波将军后裔。其图1 马国师陵园建筑
[1]
父瑶公随祖父志善公自金陵赴任乐会知县。国师因好善乐施,教人从善,扶弱济贫被皇上钦命为国师。受封后次年逝世。朝廷钦命风水明师陈雅朝随棺进琼,循斗觅宝地。奉逢县葬县,逢州葬州之圣旨,鸣道所向无阻。终葬于本县朝阳河渡校场。每年当地知县主持扫祭,朝廷赐“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圣旨碑文。
旧《乐会县志》记载:“马润通,乐会执礼乡人,明弘治年间,逢灾荒,民大饥,润通出巨资,购米赈济灾民,帝赐‘义民’。卒后葬于教场坡,墓前建圣旨碑。”明清时期,乐会县(今琼海市)的官吏商贾,每年都到马润通墓前凭吊。日寇侵琼后,马润通墓被毁,后由马氏后裔修建成陵园。[2]
建筑格局陵园大门书:“皇明钦命国师马润通公图2 马国师陵园-明代翁仲
[3]
墓”。
陵园内,果树葱郁,硕果累累。大门右边立着一尊明代圣旨碑,阴刻楷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端庄苍劲,整座陵园庄严肃穆。大门左边是一尊明代石刻翁仲,虽经500多年风雨冲蚀,卷云图案仍历历在眼。进入陵园,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便到马润通陵墓。墓前立着两条石笔,右边石笔阴刻行书“润民慰君心在国”,是今人雕刻,原来的石笔已遭毁掉;左边是明代石笔,阴刻行书“通义达官思乃师”,古韵盎然。墓前香炉上香烛犹存,时有国师后人或其他游客参观前来敬奉凭吊。
马润通陵墓以及500年前的石碑石刻,是不可多得的本土文化遗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