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茹
个人简介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琴会理事、 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扬琴、古琴演奏家。
1983年考入云南省艺校,主攻扬琴演奏,先后受到杨建德、周秀珠、刘希圣、俞燕等老师的悉心指导,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随陈富民先生学习扬琴;随蜀派古琴第五代传人曾成伟先生学习古琴演奏。
戴茹,汉族,字梓又。出生于云南.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梓又古琴馆首席执课教师。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民乐----扬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后,随蜀派第六代传人曾成伟老师习琴十余年。后拜访全国各大古琴名家如李祥霆、龚一、成公亮等。1992年在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获得全国民乐邀请赛青年组扬琴专业二等奖;2002年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器乐独奏比赛古琴青年专业组铜奖;2004年全国古琴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 2005年起,在成、渝两地各大高校开展了《中国古琴艺术》普及讲座十几场。1998年出访澳大利亚,担任该次访问期间的各类音乐会及公开教学中的扬琴、古琴的独奏及讲解。同年,担任了由新时代音像公司出版的〈中国民族器乐〉系列专辑中扬琴单元的演奏及讲解,该片被国家教委推荐为中小学民族音乐普及教材。戴茹根据教学实际,编写了《古琴初级教材》、《琴箫合奏曲集》、《扬琴高技术移植练习曲集》、《扬琴独奏曲集》等实用教材。教学之余开展科研活动。音乐史专著《四川扬琴史稿》(2003四川省重点文科科研项目)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音乐探索》发表论文《四川扬琴流变考》、《四川扬琴演奏形制之流变考》。2010年获全国音乐奖。 戴茹致力于古琴的推广普及工作,以主题雅集,专题欣赏、音乐会等多种形式弘扬古琴艺术。2005年初由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出版《广陵散》、《高山·流水》古琴演奏专辑两张;2009年4月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蜀派薪传---戴茹古琴独奏音乐会》。四川音像出版中心作为非文化遗产代表作出版发行此次音乐会的DVD和CD。
艺术成就曾于1993年的金秋,在南京荣获全国民乐邀请赛扬琴专业青年组二等奖;2002 荣获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器乐独奏比赛古琴青年专业组铜奖;2004年荣获全国古琴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
2004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第三届扬琴学术讨论会上,讲解演奏了原创扬琴独奏曲《山寨》,获得一致好评。2005年3月初由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出版《广陵散》、《高山·流水》古琴独奏专辑两张;专著《四川扬琴史稿》作为四川省文科重点科研项目于2006年3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教学中,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拓展视野、拓宽教学教材,编写了《扬琴高技术移植练习曲集》、《古琴初级教材》、《扬琴独奏曲集》、《琴箫合奏曲集》等各类可听性、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教材若干。所教学生在各类型赛事中获等次奖、优秀演奏奖若干。
主要活动戴茹1992年川音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戴茹注重教学、交流、科研的结合,教授扬琴、古琴学生百余人。2005年起,在成、渝两地各大高校开展了《中国古琴艺术》普及讲座十几场。1998年出访澳大利亚,担任该次访问期间的各类音乐会及公开教学中的扬琴、古琴的独奏及讲解。同年,担任了由新时代音像公司出版的〈中国民族器乐〉系列专辑中扬琴单元的演奏及讲解,该片被国家教委推荐为中小学民族音乐普及教材。
2000年携八名琴生举办了《唐宋遗风》师生音乐会及琴生画展;
2002年,在娇子音乐厅举办的《阳关三叠》琴筝演奏会.
2005年,成都锦里大戏台的琴箫演奏会。
2006年3月,参加蒙顶皇茶万里祭孔表演。分别在蒙顶山的启动仪式和成都站百花公园大型文艺演出中表演。
2006年6月11日,在成都市图书馆举办古琴音乐会,演出形式有独奏、琴箫合奏,齐奏,弦歌、弦舞、吟诵.2006年10月,参加邛崃2006国际古琴艺术节.21日,参加开幕式表演,齐奏《关山月》.22日,参加“琴瑟校园行”活动,表演舞伴弦歌《佳人曲》,23日,中外古琴大师演奏会上,戴茹演奏了《大胡笳》。24日,古琴艺术节到成都,在杜甫草堂举行“草堂听琴”中外古琴大师古琴音乐会。琴歌奏唱《关山月》作为开场节目登台亮相。
2006年12月29日,赴北京参加贺中国古琴申遗成功三周年“流派纷呈——名家义演音乐会”(地点:全国政协大礼堂),表演开场节目,琴歌《凤求凰》和《佳人曲》.
2007年5月在成都骄子音乐厅参加蜀琴新韵成都琴人琴社古琴音乐会,演奏了《乌夜啼》。
2007年8月在杭州参加第二界“幽兰·阳春”古琴艺术节,并举办了一场梓又琴韵古琴音乐会。
2009年4月11日在娇子音乐厅举办《蜀派薪传---戴茹古琴独奏音乐会》,这是一场国内首次把古琴独奏与多媒体声画相结合的音乐会。
2010年12月参加“蜀派古琴学会成立大会”并演奏《广陵散》
2011年1月1日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参演《中国古琴学会2011新年音乐会》并独奏古琴曲《庄周梦蝶》
2011年1月23日在武汉琴台音乐厅参演《中国古琴学会2011新年音乐会》并独奏古琴曲《乌夜啼》
2011年3月9日《看天下·成都尚川》杂志对戴茹教授进行了专访报道
2011年4月24日 参加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仪式上琴歌奏唱戴茹教授配乐配器《归去来辞》。
2011年5月 《红木视界》杂志对戴茹教授的古琴教学进行了采访报道。
2011年5月22日 赴常熟参加第三届中国古琴艺术节暨“《松弦馆琴谱》钩沉”首发式。戴茹教授作为与会代表被第四位点名进行打谱研究的发言,5月23日上午,在常熟市评弹艺术馆举行了“松弦馆琴谱钩成”打谱演奏会。戴茹教授以飘逸而不失苍古、温婉而不失壮美的演奏风格再现了《松弦馆琴谱》之“庄周梦蝶”丰富、大气、豁达、飘逸的音乐魅力。 戴茹教授就东西方音乐特性的异与同进行了比较,并从中国音乐的常态----标题音乐入手,对打谱进行最初的案头工作。传统的古琴音乐不单是声响或音响的,在多数的乐曲中都会出现标题或者题解,这或多或少的都为打谱者指明了乐曲的方向及音乐的乐曲内涵,或是音乐应该表达的潜在的核心内容。一切的手段都因为这一核心服务。具体工作可分为: 一:解题(定音乐核心,音乐内涵及音乐风格) 二:音准(定弦律、调性及音程间的趋向性,简言之,也就是弦律的个性,特性) 三:节奏(定律动,找出鲜明自身特点的节奏动机数个,有机的安排在可以安排的地方,使乐曲节奏保持灵活的统一) 四:结构(定乐曲整体结构,其中包括速度安排,力度安排,高潮安排,及乐句、乐段间的相互呼应关系) 综上所述,有了这四点,基本上可以完成乐曲的初步打谱,实际情况还是要在不断的演奏中趋于完善。
2011年5月24日 赴扬州市扬州音乐厅参加“首届中国扬州琴艺峰会开幕音乐会”。
2011年5月30日上午 在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馆大雅堂参加“第三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古琴艺术大展开幕式”演出,参加开幕式第一曲《流水》合奏及开幕式最后一曲古琴与小乐队《阳关曲》古琴领奏表演。
2011年5月30日下午 在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馆兰草园参加非遗节《天闻阁琴谱》打谱演奏会,在会议上演奏经戴茹教授打谱的特殊版本《佩兰》。
2011年6月2日下午 在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剧场非遗节参加《古韵金沙动清音》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弹奏戴茹打谱《庄周梦蝶》。
2011年6月5日 在成都市三圣乡许燎源博物馆举行《古琴收藏价值与鉴赏》文化讲座。
2011年7月5日 在四川音乐学院聂耳音乐厅举办《雏凤清鸣--戴茹教授古琴教学音乐会》。在音乐会上领奏由戴茹教授编配的琴曲《流水》、《春风》、《广陵散》。并编曲配乐《归去来辞》、《幽兰操》、《梅花三弄》、《梧叶舞秋风》。指导戴茹教授的学生赵虹、杜莉娜进行古琴教学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