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花栒子
基本内容种中文名:单花栒子单花帚菊
种拉丁名:Cotoneaster uniflorus Bge.
国内分布:产新踊、青海。生于林下,海拔2050米。
国外分布:蒙古、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海 拔:1000-2100
命名来源:[ledeb.fl. Alt. 2: 220. 1830]
中国植物志:36:176
英文植物志:9:105
系中文名:两列系
系拉丁名:Ser.Distichi Yu
组中文名:单花组
组拉丁名:Sect.Uniflos Yu
属中文名:栒子属
属拉丁名:Cotoneaster
亚科中文名:苹果亚科
亚科拉丁名:Maloideae Weber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形态特征落叶矮小灌木,有时平贴地面,高不过1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至灰黑色,嫩枝 纤细,密被带黄色短柔毛,成长时脱落,老时无毛。叶片多数卵形,稀卵状椭圆形,长 1.8—3.5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急尖,稀圆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全缘,上面无 毛,下面初被绒毛,老时脱落,近于无毛;叶柄长3—5毫米,稍具柔毛;托叶披针形,紫 红色,有稀疏柔毛。花单生,有时为2;花梗极短,有稀疏柔毛;花直径7—8毫米;萼 筒钟状,内外两面均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稍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数个浅锯齿,内 外两面均无毛或仅边缘有稀疏柔毛;花瓣直立,近圆形,长与宽各为3—3.5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具短爪,粉红色;雄蕊1--2,短于花瓣:花柱2—3,离生,比雄蕊短;子 房先端具柔毛。果实球形,直径6—7毫米,红色,常具3小核。 花期5--6月,果期 8--9月。产地分布产新踊、青海。生于林下,海拔2050米。蒙古、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本种提示本种近似在欧亚各地分布最广的全缘栒子c.Integerrimus Medic,惟后者叶片 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花2—4(6)朵成下垂的聚伞花序,易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