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篆
一、词语解释
赵宦光草篆书体名。①飞白的别称。东汉蔡邕称:“何草篆之足冥,而斯文之未宣。”《金石林·绪论》:“一曰飞 白,篆貌隶骨,杂用古今之法,勉作草篆,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不然也。”②指以草书笔法书写的篆字。《书史会要》称:“(赵)宦光笃意仓史之学,创作草篆,盖《天玺碑》而小变焉,繇其人品已超,书亦不蹑遗迹。”傅山等都擅长草篆书。
二、源流与发展通行篆书的春秋战国时代还没有字体的专名,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已形成工整和草率两种字体。相对于篆书的草体写法——草篆,是在手写过程中自然出现的。这一事实可以从战国简牍帛书中得到证明。”这种篆文,因实用之需,书写时运笔较快,不少笔画由于划率之故,笔画的首尾之处出现了无意识的笔势牵痕。刘熙载《艺概》说:“汉《祀三公山碑》“屡”字,下半带行草之势。”这个字,我们姑且称之为草篆的雏形,或者准草篆。东汉蔡邕有诗云:“何草篆之足冥,而斯文之未宣。”但这里的草篆只是可能掺入飞白的运笔。蔡邕是飞白书的始作俑者,他笔下的篆书,极有可能带有飞白书的特征。今天,我们还可以从东汉以前的简牍帛书墨迹或中管窥出篆书中飞白的影子,这个时期的草篆也可称为“古隶”,是从篆书到隶书的过渡。以秦国为例,当商鞅变法时,所制造的“商鞅方升”上的铭文写得工整,是西周以来传统的篆书;但是“大良造镦”上的刻款就很草率,是属于草篆的字体。秦昭王时的两颗玉印(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都作“泠贤”两字,一个是小篆,另一个是草篆,近于隶书,“泠”字的偏旁已不从“水”而作“三点水”。
崔学路草篆-赤朱耀日厚德爱人战国后期秦“高奴禾石铜权”的铭文,已是隶书字体,“奴”字的“女”旁和“造”字的“辵”旁都已同于隶书。在秦始皇没有完成统一以前,实际上小篆和草篆(古隶书)两种字体都早已存在,“新郪虎符”的铭文是小篆,而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帛书《为吏之道》则近于隶书。草篆(古隶书)和小篆最大的区别,就是去掉了很多圆转的运笔而改为简捷的方笔,变弧线为直线,这样写的速度就可以加快。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文字,就是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更广泛地把隶书加以推广。秦代庄重的石刻之类采用小篆,基本结束了象形文字的使用,同时,出于手写的方便快捷,大量官文书采用草篆(古隶)书,草篆是隶书的前奏,隶书可以说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草篆在汉代人的潜意识里是篆书带有草书的飞动,笔力峻激,姿态婉丽遒逸,丰神疏逸萧朗。到了明代,书家有意识的对传统篆书进行艺术出新再创,以草书笔法书写篆字,明赵均(赵宦光子)在《金石林绪论》里是这样给草篆下定义的:“一曰飞白,篆貌隶骨,杂古今之法,勉作草篆,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不然也。”清代黄子高《再续三十五举》云:“古无草篆之名,有之,自赵寒山始。”清人认为草篆就是解散正统的篆书结体,让它自由粗率,具有草书的意趣。
当代书法大家韩天衡、崔学路、王镛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草篆从现代美学意义上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大胆创新,使草篆笔墨变化更加丰富,线条的节奏感,力量感,韵律感,形态美感增强,受众者更容易接近审美底层,感受和参与篆书艺术的独特意蕴。
草篆的最早表现——散氏盘赵宦光草篆作品崔学路草篆-嵯峨高丽王镛草篆作品韩天衡草篆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