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青年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福州青年会

福州青年会地处福州市解放大桥桥头。为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筹建。1910年,62岁的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为了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便于联络各界人士,于1912年在苍霞洲筹建新会所。黄乃裳筹集资金5万余元,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捐资12万美元,以及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美国基督教公理会、英国基督教圣公会等共同筹集的资金用于修建青年会会所。会所主楼选址在台江苍霞洲,建筑面积为8156.4平方米,于1916年建成。大楼濒临闽江万寿桥畔,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曾是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整座楼房由红砖砌成,前楼三层,后楼四层,中间天井相隔。地板则全用上等楠木铺设。大楼内设有福州当时唯一的室内灯光篮排球两用球场。福州第一部无声电影就在这里放映。

曾为福州市标志性建筑、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福州青年会旧址被列入2008年福州市台江区重点商贸项目。并保留其20世纪初的建筑风格,恢复其当年作为休闲娱乐俱乐部的功能,成为集餐饮、娱乐、商业、休闲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中心,类似“上海新天地”和“北京798”风格的新时代文化创意会所。[1]

相关事件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流亡南洋期间,自称“原籍福建”, 郁达夫曾三次到福州,在青年会四楼的一间临江房子里住了五六个月,郁达夫的作品中多处提到青年会。1936年初,郁达夫抵达福州。他在所著的《闽游滴沥》中这样描述窗外的月夜:“在南台的高楼上住下的第一晚,推窗一看,就看见了那一轮将次圆满的元宵前的皓月,流照在碎银子似的闽江细浪的高头。”而福州的闽江在郁达夫笔下则被描绘成“中国的莱茵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