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信

【 人物简介】韩王信(?—前196年,名韩信,为免与同时期另一名将韩信混淆,故称韩王信),秦末汉初将领,西汉初年被刘邦封为韩王,后来投降匈奴,前196年与汉军作战时被杀。
【生平】韩王信是战国时韩襄王之孙。秦朝末年,沛公刘邦在河南作战时,韩王信加入沛公军中成为韩将,跟随沛公进入关中。秦亡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韩王信跟随他进入汉中。后来刘邦出兵打败三秦并占领关中,承诺将来会封韩王信为韩王,先拜他为韩太尉,派他带兵攻取韩地。
汉二年,韩王信攻取了韩十余城,当汉王来到河南后,韩王信猛攻西楚霸王项羽所立的韩王郑昌,迫使郑昌投降,汉王便立韩王信为韩王。汉三年时,韩王信在荥阳失守时向楚投降,不久成功逃回汉营,汉又立他为韩王,韩王信跟随汉军击败项羽,平定天下。汉五年春,韩王信获封国于颍川一带,定都阳翟。
汉高祖六年春,刘邦认为韩王信封地乃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担心韩王信日后或会构成威胁,便以防御北方胡人为名,把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以晋阳为都。韩王信上书请求把都城改至马邑,得到刘邦批准。后来匈奴攻马邑,朝廷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刘邦更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进军太原。
高祖七年冬,刘邦亲自带兵击败韩王信,信逃到匈奴那里。刘邦追击时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刘邦在脱险后便退兵了,此后韩王信有时率匈奴军侵扰边境。高祖十年,韩王信派人游说驻守代地的陈豨起兵反汉。高祖十一年,韩王信又与匈奴侵汉,占领参合,汉将柴武致书韩王信,劝他归降,韩王信婉拒,两军随即接战,韩王信战死。
【子孙】
韩王信逃入匈奴后,在颓当城生下一子,因此取韩颓当。同时,他的太子也有了一个儿子,取名韩婴。汉孝文帝时,韩颓当与韩婴率其所部降汉,汉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
襄城侯韩婴传国至孙,其孙因不敬被夺取侯爵。弓高侯韩颓当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功冠诸将。其爵位传至其孙时,因为他的孙子没有后代,因此失去爵位。不过韩颓当有两个庶孙非常有名:韩嫣和韩说。
韩嫣:弓高侯韩颓当之孙,汉初韩王韩信的曾孙。韩嫣是汉武帝时的宠臣,当汉武帝为胶东王,他就与汉武帝共同学习。汉武帝即位后,仍然与他经常“同卧起”,而他也恃宠自骄,不把大臣甚至诸侯王放在眼里。最后由于得罪江都王,被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所杀。史书说韩嫣“善骑射,聪慧”。可见他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花花公子。
韩说:韩嫣之弟,弓高侯韩颓当的庶孙。他进入官场与其兄韩嫣一样,也是汉武帝的佞臣之一。韩说从军击匈奴,因军功被封为龙额侯,但不久因酹金失去爵位。东越国反叛,韩说被任命为横海将军,灭掉了东越。汉武帝太初年间,任游击将军,屯五原外列城。汉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中,他掘蛊太子宫中,被太子刘据所杀。死后,其子韩兴嗣爵,但韩兴也死于巫蛊之乱。巫蛊之乱平息后,汉武帝下令“游击将军死事,无论坐者。”,封韩兴之弟韩增绪封为龙额侯。
韩增少时为郎,后为诸曹、侍中、光禄大夫,汉昭帝时官至前将军。汉昭帝本始二年,五将军征匈奴,韩增率所部3万人出征,其他人都没有收获,只有他斩百余人回师。汉宣帝神爵元年,大司大将军张安世(汉武帝时酷吏张汤的次子)去逝,韩增继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总的来说,韩增为人比较平庸,个人能力比他的父亲和伯父可谓是远远不如。史书说他“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韩增死后谥为安侯,其子韩宝嗣爵。韩宝没有儿子,韩家失去爵位。成帝时,封韩增的兄长之子韩岑为龙额侯,以续韩增之嗣。韩岑死,其子韩持弓嗣爵。
韩王信世系如下:
韩襄王(战国时韩国国君)→公子虮虱→韩信(韩王,汉初异姓王之一)→韩太子 →韩婴(襄城侯)→O→O(坐不敬免爵)
韩颓当(弓高侯)→O →O(无子,国除)
O →韩嫣
韩说→韩兴 →韩岑→韩持弓
韩增 →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