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汪镇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镇【概况】
柘汪镇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北、西两面分别与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接壤。总面积72.3平方公里,海岸线11.8公里,耕地5.3万亩,辖24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建制单位49个,5.13万人口。
【发展思路】
柘汪镇紧紧围绕实现全县“苏北前5强、全省20强、全国百强县”的宏伟目标,以“迅速崛起临港工业、全力打造凤凰北翼”为总体战略,依托柘汪临港产业区,用跨越发展的理念谋篇布局,以超常发展的态势打破常规,实现全镇工农业持续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保持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末,把柘汪临港产业区打造成百亿园区,全力把柘汪镇打造成实力柘汪、美丽柘汪、和谐柘汪。
【区位交通】
全镇沿边靠海守国道,有204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穿镇而过,距连云港港口35公里,距白塔飞机场35公里, 距山东岚山港仅距4KM,距兖石铁路30公里,距临沂飞机场 公里,陆海空交通方便。
【自然资源】
现有西柘汪港、秦家沙港、东林子港、石羊港、响石港五处渔港。海岸经勘测,填海3KM就可达到-11.3米,具备建设10万吨级以上深水港口的优良地质条件。连云港临港产业区(柘汪)位于柘汪镇东北部。全镇拥有渔船800余艘,年捕捞海产品7万余吨,海水养殖塘口1.5万亩,潮间带养殖区达到22000亩,年产贝类、鲜紫菜分别达到60000吨、10000吨。
【人文旅游】
镇内有古纪彰城遗址一处,秦代驿站一处,秦代方士徐福造船遗址一处,徐福出海遗址一处,秦始皇下驾遗址一处,饮马池一处,望海寺遗址一处,爱国县长朱爱周烈士殉难纪念点一处。
【综合经济】
2006年,全镇实现GDP 5.5亿元,其中一产1亿元,二产3.5亿元,三产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99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99万元,财政收入3300万元。
【工业经济】
全镇依托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建设,咬定工业兴镇方略,2006年完成工业投入8.6亿元,工业增加值3.15亿元,使全镇工业企业达到840家,工业销售收入12.5亿元,工业入库税金2604万元,比县下达当年计划净增绝对值4万元。全镇有13家企业纳税在全县企业纳税前50名之列,7家企业全年纳税突破百万,3家今年新增工业企业可净增纳税绝对值400万元。工业用电量绝对值为4517万度。镇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投入、外资引进、工业大项目等12项经济指标都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镇在外从事建筑劳务人员达22000多人,全年建筑劳务收入达2亿元。
【农业经济】
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7000亩,粮食播种面积为45000亩,产量16810吨,油料播种面积为20600亩,产量6300吨,蔬菜产量5000吨,各种贝类产品6万吨,对虾5000吨,梭子蟹20000吨,“半浮流”式紫菜养殖面积5800亩。年输送北京男、女保安人员1000人,纺织女工1300人。
【对外开放】
2006年,全镇完成三外任务848万美元,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往来。
【第三产业】
2006年,全镇实现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6.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2亿元,贷款余额9100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635万元,有集贸市场7处。
【社会事业】
全镇现有中心中、小学四所,教师419人,在校生总数7570人。中学学生巩固率为99%,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小学入学率达100%。有医院两处,医生175人,病床130个。镇内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达6800户,程控电话入户达13000户。
【城镇建设】
镇建成区面积为320公顷 ,建成区总户数为3845户,建成区人口数为11000人,建成区建房面积为15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20公顷,人均住房面积38m2。沿国道、沿海道、沿港口全部规划建设了楼房,全镇现有楼房1300余栋。镇区世纪大道、河滨别墅小区、海滨别墅小区已完成建设,西柘汪商贸新区、新世纪农民健身广场已初具规模。
【重点企业】
2006年产业区有10家企业相继投产见效,产业区内项目总数达到了33家,其中过亿元项目7个,总投资额超过了14亿元。“海德益食品”、“万海石化”、 “江苏海洋石化”“亿海石化”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紫光特耐”、“金钜曲轴”和“港泰机械”等企业相继投产运营。连云港市洁晶海洋生化有限公司、赣榆县强盛纸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好丽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赣榆县森达水产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都是投资1000万元以上大项目。酒精方面,华盛化工、志峰化工和三新化工、圣鑫实业等都已投产运行,确保2007年形成60万吨的酒精生产能力。
【特色产品】
有万亩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市级花生良种基地。特种养殖品种有水貂、蓝狐、狼貉等,全镇养殖毛皮动物达40万只。东部沿海地区盛产太平洋牡蛎、锯缘青蟹、青蛤、九节蛏、梭子蟹和紫菜等海产品,其中紫菜、太平洋牡蛎、青蛤已申报注册商标,被市政府命名为贝类养殖之乡。
【乡镇名片】
现为全国文明镇;省级安全镇;省级信用镇;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连云港市财政十强镇;市贝类养殖之乡。镇女子拔河队获全国亚军、镇男子拨河队获全省拨河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