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又名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坐落于辽宁省省会沈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承担着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重症病人的会诊和急救。其前身是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西医院,1948年被中国医科大学接管后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2年成为辽宁省首家全国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百佳"医院。2002年10月医院全面接管设在沈阳市铁西区的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成立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二部,与本部实行一体化管理。
医院总部现有职工2026人,其中著名专家100余人,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120人,副高级职称以上260余人,20余人在

全国学术机构中任领导职务;我院有床位1387张,年门诊量110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3.2万余人次;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内科、儿外科、传染科、皮肤科、口腔科、耳鼻喉科、中医科、眼科等临床科室和麻醉科、放射线科、检验科、药剂科、病理科、核医学科、超声科等医技科室共39个,其中儿科、景像学科、外科系辽宁省重点学科;拥有总值2.3亿余元的国际先进诊治设备,其中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1100余台,包括直线加速器、DSA、二台核磁共振成像仪,二台超高档全身CT扫描仪,伽玛刀治疗仪,DR、CR数字X光诊断系统,三维成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各种电子内窥镜,专科ICU、CCU等成套设备,动态脑电图机和各种现代化的血液生化自动检测系统等,均属国际先进设备,在东北地区堪称第一。
医院在成人肝胆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诊疗、疑难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治疗、介入性治疗、微创外科治疗、乙状结肠代阴道治疗、围产保健和诊治、伽玛刀治疗戒毒瘾、重症脊柱侧弯的矫正术及重症肝炎的救治等方面独具特色,在小儿内外科疾病的诊治和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肺组织瓣替代气管成形术,肺组织瓣替代食管成形术,脐血移植治疗儿童及成人白血病,肝脏移植等20余项新技术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在护理方面医院引进护理新理念,实施整体护理,强调人文关怀,有力地提高了医疗护理整体水平。
作为中国医科大学的临床学院,医院每年承担着9个专业16个轨道1000余名本科生及夜大、卫校的临床教学任务,近五年从该院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已达600余名,每年为全国各地培养进修医生200余名,每年举办20余个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省级教学成果2项,1人次被评为卫生部先进教师,内科诊断学教学组获得卫生部级教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强大的科研实力是医院医疗工作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全国新生儿急救与培训中心、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研究基地、辽宁省肝病诊治中心、辽宁省科学育儿咨询中心、辽宁省学习困难诊治中心、辽宁省嗓音喉病研治中心、辽宁省内窥镜诊治中心、辽宁省围产医疗保健暨产前诊断中心、辽宁省妇科腔镜中心、辽宁省医学会造口中心、辽宁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沈阳市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中心等十余个医疗科研中心设在此;我院拥有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和医院中心实验室、传染病研究室、病毒研究室等14个临床医学研究室和动物实验中心;有10个博士授予学科和30个硕士授予学科。近年来,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9项,国家"八五"攻关课题6项,"九五"攻关课题5项,卫生部基金课题19项,省、市科委课题105项,获部级成果奖12项、省级成果奖34项。医院还编辑出版了《国外医学·儿科分册》、《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辽宁药物与临床》等四种重要期刊杂志,全国发行。
医院积极开展多渠道、多领域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新知识、新技术,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接待来院讲学交流的专家100余人次,选派技术骨干出国学习交流600余人次。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方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不断深化卫生改革的同时,坚持文明优质服务,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医院曾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多次获得省、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连续14年获沈阳市卫生系统"白求恩杯"。进入21世纪,医院将继续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社会广大患者服务,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原附属二院),是一所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总部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分院位于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总占地面积 12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6 万 平方米,拥有东北地区唯一用于空中急救的直升机停机坪和可容纳 550 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
医院前身是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兴建于 1883 年的东北第一家西医院——盛京施医院; 1948 年被中国医科大学接管,更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02 年全面接管中国医大三院,成立了滑翔分院; 2003 年恢复“盛京医院”名称。医院现有职工 2900 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416 人;设医疗科室、医技科室 59 个;现有床位 2300 张,年门急诊量 180 万余人次,年住院人数 6 万余人次,平均住院日 11 天,年手术量 3 万余例。医院规模和诊治患者数量在东北地区名列前茅。
目前,医院固定资产总额达 14 个亿。拥有国际先进的各种诊治设备 4000 余台(套),包括东北地区首台 3.0T 核磁共振、 64 排全身 CT 、 PET-CT 和 X 线刀、伽玛刀、电子内镜、 3D-4D 彩超等。盛京医院素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闻名于东北地区。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不断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胸外科开展的肺组织瓣修补重建气管、食管术创国际首例;心血管内科开展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心外膜旁路射频消融系统手术方法,完成了国内首例 pappone 技术消融房颤;肝胆胰外科开展的胰头癌根治切除成功率可达 100% ,居国内领先;血液内科、小儿血液科联合在东北地区率先成功开展了造血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新技术;骨外科开展脊柱内固定技术和关节镜手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泌尿外科开展的软性镜治疗及腔镜手术治疗技术、妇产科开展的生殖辅助技术、内镜中心开展的共聚焦内镜技术和内镜超声引导下的各种介入技术等,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2005 年,医院多学科合作,进行了东北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术,是国内目前进行连体婴儿分离术中,体重最低,出生天数最小的一例,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总体技术实力。
近年来,医院学科发展迅速,已形成了集医疗、康复、保健、心理、临终关怀等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许多学科已跻身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优势学科行列。其中,新生儿急救中心为全国四大急救中心之一;小儿外科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疾病诊治中心;感染科为东北地区感染病专业唯一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辽宁省肝病中心、辽宁省产前诊断中心、辽宁省嗓音喉病中心等 10 余个省级诊治中心设在该院。儿科学、影像医学、外科学是辽宁省重点学科;肝胆胰腺、微创、泌尿、心脏、脊柱和手足外科,消化、心血管内科等优势凸显,康复中心、血液病治疗中心、肿瘤放化疗中心和美容整形科、心理、止痛、宁养等新兴学科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承担着东北、华北和内蒙等地区部分重症病人的会诊和急救工作及培干等多重任务。医院拥有 18 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和 32 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每年承担着 300 余名 博士研究生和 500 余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并承担着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六年制英语医学班、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医学专业、医学影像专业等 1200 余名学生的教学任务。
医院设有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影像医学实验室等 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 14 个临床医学研究室和动物试验中心。近三年,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市级科技攻关课题共 500 余项,有 150 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开展了 318 项医疗高新技术;有 2100 余篇论文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由专家主编和参编出版的医学专著十余部。医院还编辑出版了《国外医学·儿科分册》、《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辽宁药物与临床》、《现代医院管理》等五种重要期刊杂志,均在全国发行。
目前医院已与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近年接待来院讲学交流的国外专家 100 余人次,选派技术骨干 600 余人出国学习交流。医院已形成了较强实力的人才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 62 人,硕士生导师 300 人,在国家和省级专业学会担任职务的专家达 100 余人。
长期以来,盛京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辽沈地区树立起了“文明优质服务,待患者如亲人”的医院形象。医院坚持对 全院 医师、护理人员、新职工实施岗位培训和考核、考试合格准入制度;制定数十万字、百余种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从管理上和制度上为“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基本保证。医院还聘请社会监督员,每月不定时分别到医院暗访检查;实施医疗服务入户调查、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制度;开展由第三方进行的医院社会化满意度评估。从各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来不断监督自身,鞭策自身改进医疗服务水平。医院率先进入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行列,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及省卫生系统最佳形象单位;连续 18 年获沈阳市卫生系统“白求恩杯”称号。先后 40 余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医院已经成为辽宁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的一面旗帜。
“ 十一·五 ” 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振兴“大东北”的大好时期;也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盛京医院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开创 “ 十一·五 ” 期间医院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院 “ 十一·五 ” 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是: 把医院建设成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学习型、科研型和节约型组织,打造学科特色化、技术卓越化、服务人性化、设施先进化、管理现代化的医院品牌,成为立足辽宁、服务全国,辐射周边国家的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分院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分院坐落于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 39 号,占地面积 6 万平方米。分院前身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02 年由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接管,更名为盛京医院滑翔分院。分院的行政、业务管理、人才资源、设备利用以及物质供应等 , 全部实行由盛京医院统一管理。
康复科目前是东北地区大型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开展康复治疗项目最全,治疗条件最好,治疗水平最高的学科之一。配有各种最先进的成套、系统的康复仪器和和康复训练设施, 应用现代康复理念和治疗技术 , 可为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小儿脑瘫及其他较复杂疾病的康复治疗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血液病科由成人血液科、小儿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室、血液研究室和辽宁省脐血干细胞库组成。是目前辽沈地区技术实力最强、检测设备最全、床位最多的中心。对恶性血液病包括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达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已取得优异成果。该中心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成人和儿童恶性血液病及淋巴瘤成效显著。省内首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无病生存已超过 7 年。
肿瘤(放化疗)科 由放疗专业和化疗专业组成,具有美国 Varian 公司和德国 SIMENS 公司最新型直线加速器,美国 CMS 治疗计划系统,在东北首家开展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极大提高了肿瘤组织的照射剂量,降低了周围脏器的照射剂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周围重要脏器和组织,填补了多项省内空白。采用的化疗方案,紧跟美国 NCCN 最新肿瘤治疗指南,与美国 ASCO 和我国 CSCO 会议提供的抗肿瘤治疗同步,针对患者的病情及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遵照循证医学原则,走综合治疗道路,最大限度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和治愈率。
微创妇科在中华医学会妇科内镜学组成员、辽宁省微创妇科奠基人王永来等专家的带领下,以妇科内镜技术为主要手段,主要开展了全腹腔镜或腹腔镜阴式联合各种微创手术及宫腔镜诊疗术,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广大妇科患者带来了福音。
整形美容科 拥有 目前国际美容系统等一系列顶尖的医疗设备,其中在 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瘤手术治疗、各种烧烫伤瘢痕治疗、乳腺美容手术及各种颜面部美容手术已达到一定规模, 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神经内科 能够熟练诊治各种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并以脑血管病的综合诊治为特色,同时对神经科的疑难杂症具有较高诊治水平;
内科以呼吸和循环为重点,外科以普通外科为重点,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诊治。血液透析室的血液透析机也由原来的 9 台增加到 20 台,并配备专门为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尿毒症患者做血液透析的进口透析机,可满足不同患者就医需求。
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滑翔分院将秉承盛京医院优良传统,以病人为中心,突出优势,蓬勃发展 , 为辽沈人民的健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