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

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位皇后曹节是曹操的二女儿。 公元213年,曹操将女儿曹宪、曹节、曹华三姐妹同时送人宫中。
献帝的第一位皇后叫伏寿,她因不满曹操残暴,写密信给父亲伏完,叫他设法除掉曹操,此事被人告发后,曹操废掉伏皇后,将她幽闭而死。曹操要献帝立曹节为皇后,献帝只得依从。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袭魏王位。曹丕,授意华歆去逼献帝让位。曹皇后怒斥华歆,华歆只好退出宫去。第二天又逼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丕。并以武力威胁,向曹皇后索要玺印,曹皇后无奈,将玺印掷于栏板之下。面对兄长曹丕篡位,她极为愤怒,高喊:“老天有眼,决不让你长久!”
献帝被废为山阳公,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公元234年三月,汉献帝去世,终年五十四岁,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公元260年,曹皇后病逝,仍以汉朝的礼仪合葬于献帝的禅陵。
后唐和武宪皇后曹氏(?—936),后唐明宗皇后。公元930年被立为皇后。谥号“和武宪皇后”。曹氏机智勇敢,善于应变。她的女儿嫁给石敬瑭,后来也成为后晋的第一位皇后。母女都做了皇后,这在历朝历代中是非常少见的。
后唐同光元年(923),李存勖建立后唐,灭了后梁。李嗣源因功被封为后唐藩汉内外马步军总管,曹氏被封为楚国夫人。两年后,魏博镇发生叛乱,庄宗派李嗣源前往讨伐。结果,亲兵发生哗变,胁迫李嗣源转而攻打汴梁。此时曹氏与其家小都被庄宗所挟制,随时都有被杀的可能。这时曹氏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地指挥全家人与庄宗派来的监护军周旋,与赶来救助的牙门都校王建里应外合,将监护军全部杀死。不久,李嗣源攻克了洛阳,庄宗被乱兵杀死,李嗣源即位,成后唐明宗。
李嗣源称帝后,对立谁为后犯了难。当时只有曹氏和信赖的别室王氏有资格做皇后。王氏年轻貌美,最得李嗣源宠爱,被封为韩国夫人,位在曹氏之下。曹氏为人俭朴大方,和善慈祥,端庄严肃。她见王氏得宠,明宗也有意立她为后,便主动提出让王氏当皇后。可是朝廷内外反对王氏为后。后唐长兴元年,李嗣源下诏,正是册立曹氏为后。
三年后,李嗣源命丧黄泉,李从珂即位。后唐清泰二年(935)石敬瑭在晋阳发生兵变,攻占太原,自立为大晋皇帝,继而率军逼近洛阳。末帝李从珂走投无路,与曹太后率宫中老小自焚于玄武楼。石敬瑭进入洛阳后,派人寻找岳母曹太后的尸骨,诏令罢朝三日,举行盛大的哀悼仪式。后晋天福五年(940)石敬瑭又追谥曹氏为“和武宪皇后”。
北宋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1080),邢台宁晋县东三十里延白村人。宋仁宗赵祯的皇后,八仙之一的曹国舅的姐姐。性慈俭,重稼穑。
曹皇后乃北宋枢密使曹彬之孙女、吴王曹玘之女,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芸以上世居在宁晋,曹芸的父亲及以上曹氏诸人死后均葬于其原籍宁晋县延白村曹氏祖茔,后世迁徙灵寿,遂灵寿成为籍里,但曹彬却让其第五子曹玘居住宁晋,守护宁晋县之曹氏祖坟,以示不忘根本之意。曹玘后被仁宗封为吴王,曹玘之女是在明道二年(1033年)应诏入宫,被宋仁宗册封为皇后。
仁宗第一位皇后郭氏,公元1033年,刘太后死后,仁宗以郭氏无子为借口,废郭皇后为尼,幽居长宁宫。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第二年九月,册为皇后。
曹皇后出身将门,熟读经史,善飞白书(书体之一),谦谨节俭。她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
公元1048年间正月,仁宗宿于曹皇后宫中。至半夜,一阵杂乱的响声将他们惊醒,仁宗要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曹皇后劝不可轻动,免遭毒手。曹皇后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分别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息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取水防火。杀退了叛逆者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不愧为将门之后,仁宗大为佩服。
仁宗生三子,均已早夭。后因急于生子,以致纵欲过度 身体衰弱。早些年,曹皇后将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接进宫中抚养。当时宗实四岁,但始终没有立为太子。公元1O62年八月,三十一岁的宗实为皇太子,赐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驾崩。赵曙进宫即位,是为宋英宗,尊曹皇后为皇太后。
英宗即位不久生病,无法料理朝政。皇太后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 英宗病情好转后,曹大后即撤帘归政。
公元1067年,英宗病逝,其长子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革除许多弊政。曹太后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予以反对,但神宗没有采纳。公元1079年,苏轼以“乌台诗案”下狱,由于曹太后出面求情,苏东坡方才免于一死。同年冬,曹太后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葬永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