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牧师日记

外文名称 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更多中文片名: 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
更多外文片名:
Journal d'un curé de campagne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导演:罗伯特·布烈松 Robert Bresson
编剧:
乔治·贝尔纳诺斯 Georges Bernanos ....novel
罗伯特·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主演:Claude Laydu
类型:剧情
更多外文片名:
Journal d'un curé de campagne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片长:110 min / USA:95 min / Canada:122 min
国家/地区:法国
对白语言:法语
发行公司:Black Canyon Productions
上映日期:1951年2月7日 法国
剧情梗概:
一位青年牧师正在念一本掀开的日已,他在日记中向上帝袒露心声。初来乍到的牧师过着孤苦清贫的生活,却没有得到教众们的接受和理解。他深感村民们的浅薄、顽固、注重实利和对生活的厌倦是产生邪恶的温床。但他的忠告和规劝收效甚微,人们反而劝告他不要过分执着于献身精神。牧师拯救了伯爵夫人的灵魂却招来人们的谴责,心力交瘁的牧师死于胃癌。白色的银幕上投下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的黑影:万物的秩序都是由于上帝的存在。经历基督受难之夜,迎接耶稣复活之晨。
一个年轻牧师来到他的第一个教区,自己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但教区人民对他的传教却极为冷漠,甚至充满了敌意。他感到非常的孤独,在这里完全被孤立。他惟一的成就是让一个隐居的伯爵夫人在临终前放弃了她原先对上帝的憎恨。原来伯爵竟然和女儿的家庭教师关系暧昧,对此,伯爵的女儿大发雷霆,伯爵夫人并不在意。后来牧师发现自己患有胃癌。只好停止所有的传教活动,前去投靠一位遭到解除职务的牧师,而那人正和情妇同居。
“影坛怪杰”布莱松代表作
获第16届威尼斯影展国际奖、OCIC奖、意大利电影影评人奖
《乡村牧师日记》的诞生,意味着电影改编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改编自法国作家乔治·贝尔纳诺斯的日记体小说,
介绍:影片《乡村牧师日记》在电影史上的意义在于它为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法国作者贝尔纳诺斯(1888~1948)的日记体同名原著,以冷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近乎耶稣基督的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的殉道者形象,表现了忠于神职的乡村牧师日月如斯的磨难和忧虑,揭示了内心的搏斗,对人生使命的怀疑和爱的本能。这是一部探索灵魂、表现人的心灵的宗教小说,颂扬人类的精神价值是这部作品的基调。
“影坛怪杰”布莱松独辟蹊径,在银幕上“如实”复现了这部“一流的心灵戏剧”。为了实现既定的叙事略,布莱松充分运用画外音作为复述小说原文的主要手段。为了忠于原著,布莱松没有把牧师通过回忆记述下来的谈话改为对白以适应小说原文中具有的真正对话节奏与平衡,使其埋没在四平八稳的念白中,从而营造出几分超验感。安德烈巴赞说:“我们通过这一无可辩驳的美学实例体验到了一种绝妙的纯电影的杰作……在这里,空荡荡、没有画面的,完全让位于文学的银幕,标志着电影现实主义的胜利。”法国的电影理论家莱皮埃对这部影片也很是欣赏,他曾经说:“这是电影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第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