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J145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ERJ145
中国东方航空的ERJ145

简介ERJ145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50座支线喷气式客机型号。ERJ-145原名为EMB-145“亚马逊”,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第一种涡扇发动机支线客机。ERJ145是面向支线航空市场的机型。

ERJ145
ERJ145的客舱内景

ERJ145是在EMB-120“巴西利亚”基础上研制的,机身横截面与EMB-120相同,机身在EMB-120基础上加长,以适应载客量增加的需要。ERJ145客舱采用每排3座,每排2+1座位布局。但ERJ145采用中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安装两台AE3007发动机。发动机采用尾吊方式及T型尾翼,重新设计了机翼。ERJ145系列飞机由50座的ERJ145、37座的ERJ135、44座的ERJ140型飞机组成。各个机型之间的通用性较高。

ERJ145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1989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首次披露EMB-145研制计划。该机1995年8月11日首飞,1996年12月16日获美国适航证书。1996年12月19日开始交付美国大陆快运公司。1997年10月,为反映其新的市场定位,EMB145正式更名为 支线喷气145(Embraer regional jet)或ERJ145。

ERJ145具有构建区域航空网络所需要的多功能性。能够做为涡轮螺旋桨支线飞机的换代品,或被用来开发新的市场,增加飞行频率或优化飞机运力。ERJ145既能经济地进行短距离飞行又同时配备给客流量小的,点对点城市服务的航线,成为干线喷气客机较长航线的可行的替代品,降低直接运行成本。能够比涡桨飞机以更快的速度运送更多的乘客至更远的目的地,同时能够灵活合理的精简运力过剩的航线。ERJ145能合入大型中转枢纽同时又保有通至偏远地区的能力。

主要型号ERJ-145除了基本型以外,其后又推出了增程型号:及ERJ-145ER及ERJ-145LR,提高了最大航程。

ERJ-145还研制了衍生机型,2001年投产的ERJ-140是ERJ-145的机身缩短型,机身缩短了1.42米,最大载客量为44人,1999年投产的ERJ-135是ERJ-145的机身缩短型,机身缩短了3.54米,最大载客量为37人。

ERJ-145还发展了军用机型,包括运输机、空中预警机、海岸巡逻机等。

ERJ145规格数据ERJ-145

ERJ145
四川航空的ERJ145

长度: 29.87 m

高度: 6.76 m

翼展: 20.04 m

机身切面: 2.28 m

最大起飞重量: 20,990 kg

座位: 50

座位排列: 2+1

巡航速度: 0.78 马赫

续航距离: 2,500 km

动力装置:两台艾利逊公司AE3007A涡扇发动机(推力:7040磅)

商载: 4600千克

空重: 12007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2000千克

最大航程: 2870公里

ERJ145在中国

ERJ145
中国南方航空的ERJ145

2002年12月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 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HEAI)的协议在北京签约。在中国生产ERJ145系列支线客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以专用工装、设备、工具、零备件库存和部分现金的形式投入,占注册资本的51%;中方以总装厂房、喷漆厂房、办公室、工装设备和部分现金的形式投入,占注册资本的49%。中方还有偿为合资公司提供试飞、交付使用的相关设施。合同期15年,生产能力为年产24架。根据双方协议,ERJ145项目的适航合作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ERJ145
第一千架ERJ145交付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

第一阶段,在哈尔滨安博威的ERJ145客机生产线,视作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飞机生产线在中国的延伸,由巴西适航当局进行适航控制,为整机颁发出口适航证,并由中国民航CAAC颁发单机适航证(AC)。第二阶段,在哈尔滨安博威生产的ERJ145客机,将由中国适航当局进行适航管理,并由中国民航颁发生产许可证(PC)。

2003年12月16日中国与巴西合作生产的首架ERJ145客机首飞成功。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成为首家用户。

2007年9月28日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交付的ERJ145飞机是第1000架ERJ145系列飞机,交付给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投入运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