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峰亭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数峰亭记

作品年代:清代

作者:戴名世

文学体裁:散文[1]

作品原文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1],甲于他县[2]。吾卜居于南山[3],距县治二十余里,前后左右皆平岗,逶迤回合[4],层叠无穷,而独无大山;水则仅陂堰池塘而已[5],亦无大流。至于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岚飞翠[6],叠立云表。吾尝以为看远山更佳,则此地虽无大山,而亦未尝不可乐也。

出大门,循墙而东,有平岗,尽处土隆然而[7]。盖屋面西南[8],而此地面西北,于是西北诸峰,尽效于襟袖之间[9]。其上有古松数十株,皆如虬龙[10],他杂树亦颇多有。且有隙地稍低[11],余欲凿池蓄鱼种莲,植垂柳数十株于池畔。池之东北,仍有隙地,可以种竹千个[12]。松之下筑—亭,而远山如屏,列于其前,于是名亭曰“数峰”,盖此亭原为西北数峰而筑也。计凿池构亭种竹之费,不下数十金[13],而余力不能也,姑预名之,以待诸异日。[2]

作品注释[1]吾桐:指桐城,作者为桐城人,故称桐城为吾桐。

[2]甲:冠,优。

[3]卜居:择地而居.

[4]逶迤(wēi yí威夷):绵延曲折。

[5]陂(bēi卑):池塘。堰(yàn宴):人工筑坝蓄水的小水塘。

[6]浮岚(1án兰):山里浮动的雾气。飞翠:好象在飞动的青山。

[7]隆然:突起.

[8]面:朝,面向。

[9]“尽效”句,意谓西北诸峰,历历在目,有如近在怀抱之中。效:致。

[10]虬(qiú)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这里用以形容松树的形状盘曲如龙。

[11]隙地:空闲的土地。

[12]个:株。

[13]金:一两银子曰一金。[2]

作品简析戴名世经过大半生奔波劳碌,积佣书授经所得,终于在年近五十岁时在家乡购置了一处小小的产业,暂对得以安居著书,并享受一点山林之乐。故文中流露出闲适安详之情,并无愤激之气。文章以清新简洁之笔,勾出远山环抱的清幽之境,颇能引人入胜。[2]

作者简介戴名世(1653~1713),清代文学家。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号忧庵。安徽桐城人。因家居桐城南山,后世遂称“南山先生”,也称为“潜虚先生”。著有《四书朱子大全》以及大量散文。同族后人戴衡搜集整理遗文,于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编成《戴南山先生全集》14卷。[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