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河乡

1、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四河乡位于泗洪县城西南,地处苏皖两省三县交界的淮河岸边,四面环水,土壤肥沃,素有“蔬菜之乡”、“梨柳之乡”美称。北有名酒之镇——双沟,东有古猿下草湾人遗址,西有虎踞龙盘的浮山堰,雪枫堤环绕四周,四五省道贯穿东西,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全乡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9.73公顷,辖12个村委会,2个养殖场,有140个村民小组,7802户,3.4万人。
该乡抓好城镇建设,依托双沟,辐射全乡,吸纳周边。双四路西侧建工业区,东侧建居民区,逐步建成从双沟大桥到淮北大堤十里长街。建沿双四路工业带,沿双四路居民小区,集聚人气;建大坝蔬菜批发市场和四河商贸小区,扩大集镇区,提升商气;建绕乡三环路,形成四河“10分钟生产生活圈”,营造活力。
四河乡潼河村吴家锣鼓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时期吴国的宫廷音乐,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吴家锣鼓具有鼓点流畅、热烈、奔放的特点,经改革与舞龙、舞狮、武术表演熔为一炉,具有视听效果好、观赏性强、艺术感强的新的风格。吴家锣鼓队阵容强大,器具齐备,表演艺术性强,在淮河两岸享誉千年。2002年9月,参加了宿迁市首届名酒节演出;10月,参加了中国·泗洪第四届洪泽湖螃蟹节演出;2002年12月,参加了江苏·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演出并获大奖;2003年10月,在中国·泗洪第五届洪泽湖螃蟹节开幕式演出获一等奖;2004年5月,创编洪武花棍操参加江苏省在淮安市举办的全民健身体操展示,获得新编奖;9月,参加江苏省国际标准动作舞龙比赛,获自选套路第四名,规定套路第五名,竞速赛第五名,障碍赛第五名,全能第五名,总成绩团体第六名,并获得精神文明奖。吴家锣鼓是该县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四河乡素有“蔬菜之乡”美称,独特的沙性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构成了蔬菜的优越条件。全乡蔬菜种植面积1345公顷,生产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品种60多种。党委、政府把蔬菜种植作为强乡富民的支柱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化为目标,优化品种,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至2004年全乡形成5个蔬菜带,4个蔬菜示范园,蔬菜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60%以上。
近年来,四河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化为目标,推广新品种,扩大复种指数,不断引导全乡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目前,全乡复种蔬菜面积3.1万亩,盛产的各类蔬菜有50多个品种,收获季节甚至连闻名全国的山东寿光都有人到四河来调运蔬菜。
该乡近几年坚持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突破两个重点,打牢三个基础”的思路积极开展工作,全力突破的“两个重点”之一就是以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他们采取五条措施推动全乡蔬菜生产,力争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突破。这五条措施就是:一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抓科技示范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及科技力量,建好科技示范园,抓典型,促面上;三抓科技服务,对干部及典型大户,定期组织培训,确保每人能熟练掌握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四抓市场服务,培养蔬菜经纪人,跑市场,供信息,建立蔬菜批发专业市场,保证菜农产得出、销得旺;五抓机构建设,建立四河乡蔬菜协会,指导全乡蔬菜生产,保护菜农利益,建立督查组织,检查蔬菜生产落实情况,解决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该乡正在实施“451”工程,即建立怀洪新河、双四路等总面积7000亩的蔬菜带,建立大坝、淮胜等总面积6800亩的蔬菜、中草药、食用菌示范园,全乡12个行政村,每村建立100亩蔬菜示范园。
2、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四河乡四河乡位于静宁县西部,东邻甘沟乡,北接红寺乡,南与 新店乡、西与通渭县、会宁县接壤,总面积 135平方公里,耕

地89702亩,辖28村175社4761户22193人,海拔高度1500米 —2000米,年降雨量423毫米,年平均气温7.1℃,属西北部寒 旱丘陵农牧区。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因地制宜, 紧紧围绕洋芋、果品、药材、养殖、劳务输出等支柱产业,全面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以示范园 建设为龙头,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建成了王河村千亩早酥梨示范园、郭岔村两千亩大接杏示范 园,发展果园 5422亩,其中早酥梨3337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6738亩,荒山造林32000亩。建 成水窖4230眼,程控电话760门,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乡,建成人饮工程一处,有个体客运车 9辆,农用车1100辆。 全乡有初级中学 2所,教职工64人,学生1285人,小学22所,教职工147人,学生4000人, 其中有标准化小学6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学历达标率为97.6%。有乡属卫生院2所, 医务人员18人,床位16张,村卫生所28个,村卫生员39人,文化站1个,敬老院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