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港南北石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文物信息等级:县定古迹

锁港南北石塔

类别:其它

位置:台湾马公市锁港里

创建年代:1850年(清宣宗道光廿九年)

古迹公告时间:1989年1月28日

历史沿革澎湖多风沙气候恶劣,对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抵抗恶劣环境,故在精神上设计防卫辟邪物─石塔式之石敢当,以为镇风止煞之用。

石塔为以石块、水泥等砌成的圆锥、圆筒、木鱼等造形的巨大辟邪物,为台湾所见在体积上最庞大、同时也被村民相信是法力最强的辟邪物之一。石塔属于大庙的附属物,多因该村社具有在地理上所不可弥补的缺陷,导致当地居不平安,奉主神之命而建,其位置多由主神亲临选择,以澎湖而言,有位于山头上、海岸边、社里中等处。部分的石塔,在安塔时,于塔内安白鸡或龟蛇等生物,以之为原灵。

锁港石塔由南塔及北塔二者所组成,位于旧聚落北方,近三层楼高,石塔所在处原有一高起的小丘,为社里的靠山,因强劲的东北季风而逐渐消失,于是当地产生了一句谚语“锁管港了一个山,猪母水了一个湾”,说明社里的沙丘被吹到猪母水(山水)的港湾去了,所以在原址上建筑两座大石塔以弥补靠山的消失,对风水所造成的破坏。

锁港石塔为九层阶梯状的黑石迭砌而成的圆锥形塔,为澎湖石塔中,形式最为古拙者之一。原为黑石建造,1962年(民国51年)重新修建为黑石水泥材料。其建积第一层约66平方公尺。原为七层迭形石敢当,于民国51年重建后改为九层,为全澎湖最高之石塔,约14公尺高。[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