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联

国际科联就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s,简称ICSU,国际科联)是国际上最大的国际学术组织之一,被称为“科学界的联合国”,前身为国际研究理事会(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31年在布鲁塞尔成立。1998年4月国际科联特别大会后改名为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简称仍为国际科联(ICSU),现法定住所和秘书处设在法国巴黎。
宗旨和原则
国际科联作为国际间非政府组织,为人类的利益和福祉鼓励和促进国际间科学技术活动;协调和组织其科学联合会成员和国家会员的国际科学活动;激励、设计、协调或参与国际间跨学科科学计划的实施;担当涉及全球范围科学问题的顾问;鼓励加强全球范围、特别是发展中世界的人类与物质的科学资源研究;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组织和协调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活动。
为实现既定目标,国际科联通过各国参加机构与其政府建立联系,以促进有关国家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间政府组织或非政府间组织进行合作;通过适当的渠道对有兴趣的同行和公众详尽地提供科技进步以及科技对社会影响的信息;采取行动以增进科学和科学家健康有效的发展;在国际科联系统内或与其他组织开展合作,建立和促进科学计划。
工作语言、主要活动和出版物
正式和工作语言是英语。
主要活动:每3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
主要出版物:《年鉴》(ICSU Year Book)、《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国际科学》(Science International-Newsletter of ICSU)等。
会员设置和组织规模
设两类正式会员:
A、国际科学联合会:应是国际非政府专业性组织,致力于促进某种特定科学领域的活动并至少已经成立6年。
B、国家会员:应为科学院、研究理事会、科学机构、学术团体、科学学会或协会等。至少以某种形式存在4年以上、在特定地区内能有效代表某种范围科学活动的学术团体将按国家会员被接受,但将他们的名称列入会员名册时应避免对其所代表的地区引起任何误解。
目前,国际科联有27个国际科学联合会会员、73个国家会员、15个准国家会员、13个国家观察员和24个联系会员(国际或区域性科技组织)。
国际科联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具有A类咨商地位的会员,还与下述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按建立关系时间顺序排列):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电讯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联合国环境计划署、联合国减灾协调办公室、欧洲理事会、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委员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秘书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