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摔跤
木偶摔跤是流传于余姚姚北泗门一带的民间民俗舞蹈。它源于民间艺人的一种搞笑活动。
简介
木偶摔跤(1张)
源于余姚市泗门镇,相传约有百余年,属越地民舞。木偶穿戴晚清服饰,与真人大小一对木偶,形态风趣幽默,相互对峙,缠臂搭肩,扭在一起,随急急风锣鼓声起,两个木偶你推我让,左滚右翻腾,表演活灵活现,滑稽逗人。表演程式:由一人操作表演,演员在衣罩下面俯伏身躯,匍匐渐行,演出时掌握轻重缓急,快慢有序,环环紧扣,保持紧张气氛。技艺动作:两虎对峙、进退拉锯、仙鹤甩嘴、苍鹰噙雏、饿狼扑羊、背水恶战、出奇制胜。现为余姚民间艺术一绝。
渊源在明清时期,余姚一带盛行庙会,姚北一带经济发达,民间匠人较多,这些匠人心灵手巧,多才多艺,每人都有一定的业余爱好,有人喜欢唱滩簧,有人喜欢说书,有人热衷于搞杂耍,这其中便有人喜欢玩耍木偶摔跤这种活动。
特点随着庙会习俗的盛行,多种民间艺术样式进入庙会活动表演。木偶摔跤因其样式奇特、动作夸张,表演风趣而深受大众的欢迎,逐渐形成了庙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因而得以传承而流传下来。特别是到了清朝,木偶的造型艺术以清满族服饰为依据,头戴瓜皮帽,留满清长辫子,身穿长衫马褂,造型风趣逼真,动作幽默滑稽,表演惊险诙谐,并赋予各种独具特色的表演格例。如:“两虎对峙”、“进退拉锯”、“仙鹤甩嘴”、“苍鹰噙雏”、“饿狼扑羊”、“背水恶战”、“出奇制胜”等,使表演快慢有序、环环扣紧、险象不断、高潮迭起。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木偶摔跤的最大特点是其木偶造型与真人一般大小,两个木偶人相对缠臂,扭在一起,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展开激烈的搏斗,谁也不服谁,谁都想把对方打倒,真是难解难分,使观众都为每一方紧捏一把汗,可当表演结束时,站起来亮相谢幕的,且是一个演员,一系列的惊险表演都是一个演员在衣罩下俯伏身躯匍匐状态下完成表演的。
发展木偶摔跤是余姚泗门地区民间民俗舞蹈,从目前情况来看,是宁波乃至全省所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该舞蹈历史悠久,而泗门镇又相当重视,才使这一民族文化样式得以保存传承,成为泗门镇一个保留传统节目。木偶摔跤这一民间舞蹈,从艺术上来看,极具民间舞蹈的独木偶摔跤这一民间舞蹈,从艺术来看,极具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表演有艺术观赏价值,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