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渡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溜索渡江是原来西南横断山区人们过江的主要方式,不但人可以过,连马匹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过江,许多生产生活物资通过溜索运送,甚至包括手扶拖拉机这样的农用机械。

溜索架设于山涧激流上,用藤篾、竹篾或钢索制成,而人们用一根环形绳索套住自己臀部和腰部,在绳索上绑一个滑轮,把滑轮挂在拇指粗的钢索上,吊滑过江。

溜索是藏族、彝族、傈傈族群众长期使用的交通工具。

意义溜索在特定时期解决了交通问题,却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并存在安全隐患。2008年底,西藏完成了84处溜索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7月,国家投资溜索改桥,现已建成人畜简易桥8处,其他正在建造中。

在西藏昌都地区已完成溜索改桥的乡村看到,新桥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溜索并未拆除,与新建吊桥一并“悬挂”于高山峡谷之间。这是充分考虑到溜索这种传统交通设施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价值。他们希望保留溜索原貌,让溜索见证时代变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