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三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发 音 dǐng zú sān fēn

释 义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 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示 例 1. 汉家王气已将尽,~各自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2.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想 汉 家天下,鼎足三分。”

3.元 阿鲁威 《蟾宫曲·山鬼》曲:“更惊起 南阳 卧龙 ,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 西蜀 ,一分 江东 。”

4.《三国演义》第一二○回:“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5.《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三方分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