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方 名:紫菀汤(经产之剂)

总 结:子嗽

编 号:009

组 成:炙甘草、紫菀、桑白皮、桔梗、杏仁、天冬、竹茹

主 治:治子嗽。

归 经:此手太阴药也。

方 义:子嗽由于火邪,当以清火润肺为务。

(1)紫菀、炙草之温。

(2)桔梗、桑皮之凉以泻之。

(3)杏仁、白蜜之泽,以润之也。

(4)天冬、竹茹之寒以清之。

煎服法:入蜜温服。

紫菀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别名】续断散(《普济方》卷二三七引《卫生家宝》)

【组成】紫菀(去苗、土) 桑根白皮(炙,锉) 桔梗(炒) 续断各45克 赤小豆27克 甘草(炙,锉) 五味子备30克 生干地黄(酒洗,切,焙)75克

【用法】上八味,粗捣筛。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青竹茹6克,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再服。

【主治】虚劳骨燕咳嗽。

【加减】若热甚,加麦门冬(去心)30克,石膏45克。

紫菀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引《广济方》。

【异名】钟乳补肺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组成】紫菀 五味子 生姜(合皮切) 白石英(研,绵裹) 款冬花 桂心 人参各60克 钟乳(研,绵裹) 麦门冬(去心) 桑根白皮各90克 大枣20枚(擘) 粳米27克

【用法】上十二味,切。用水1.5升,先煮桑根白皮、粳米,取9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煎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主治】肺气不足,咳嗽土气,咽喉闭塞,短气喘乏,连唾不已,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剧者唾血腥臭,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皮毛悴,面色白者。

紫菀汤

【药物组成】紫菀(去苗土)1两,桔梗(锉,炒)1两,款冬花(去梗)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赤芍药1两半,百合1两半,大腹2枚(锉)。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方剂主治】咳嗽喘急,胸腹胁肋胀闷疼痛。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