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卫平

聂卫平, 著名围棋运动员。河北省深县(今深州市)人,1952年8月17日生。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棋院技术顾问,我国建国以来杰出教练员。10岁开始学棋。获6次全国个人赛冠军,8次“新体育杯”冠军,第2届“棋王”,第5届、第6届“天元”,首届“国手战”冠军,6次全国“十强赛”冠军,首届“应氏杯”赛亚军,1990年“富士通杯”亚军。第5届中日围棋天元战优胜。进入第4届、第5届东洋证券杯四强、第6届亚军。获《新民围棋》特别棋战——聂马七番棋优胜(4比3胜马晓春九段)。获第9届天元战挑战权,1995年宝胜电缆杯冠军。获第5届、第9届CCTV杯赛冠军,1998年海天杯元老赛冠军。1982年被授予九段,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围棋“棋圣”称号。著有《我的围棋之路》、《聂卫平自战百局》等书。
成长经历聂卫平九岁学棋,十岁时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围棋赛上夺得冠军。曾受张福田、雷簿华、过惕生、陈祖德、吴淞笙指导,棋艺大进,运思敏捷,算路精确,灵活善变。
“文革”时期聂卫平下放黑龙江插队6年。虽然很少有机会下棋,但聂卫平认为是北大荒磨练出围棋之道的“境界”。
聂卫平时代1972年聂卫平回到北京。1974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中国,聂卫平战胜了连胜6场锐气逼人的宫本直毅九段而初露锋芒。1975年、1977年、1978年、1979年、1981年在全国围棋锦标赛中,五次获得冠军。1979年在第一届“新体育”杯赛中获冠军(并保持“五连冠”),同年在第一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中,获冠军。1976年在中日围棋对抗赛中,率团访日的聂卫平战胜当时日本超一流选手石田芳夫九段,以6胜1负的成绩在围棋强国日本被称为“聂旋风”。1974年~1980年间,先后与日本九段棋手对弈30局,胜17局、和2局、负11局。中国围棋界一般将1975年-1979年称为“聂卫平时代”。1979年聂卫平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十佳”运动员称号。
巅峰岁月聂卫平的颠峰岁月是在八十年代在举国瞩目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他连任数届中国队主将,为中国队的连胜立下奇功。1985年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九段连克中方六将,中方曾以5比7落后于日本队,聂卫平作为主将出战,应战小林光一九段,8月27日和29日在日本连续战胜超一流的九段棋手、十段战冠军小林光一和王座战冠军加藤正夫,把比分扳成7比7平,11月在北京又击败日本擂主、曾六次夺得“棋圣”战冠军、被授予“终身棋王”称号的藤泽秀行,为中国赢得了擂台赛的胜利,实现了中国棋手首次战胜日本“超一流”棋手的重大突破。1986年在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他连克日方五将,再次使中国队反败为胜。1987年在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迎战日本队主将加藤正夫,中盘取胜,中国队“三连胜”。聂卫平的个人声望达到顶点。聂卫平比赛期间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均无不关心其比赛情况,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学生也因其捷报而游行庆祝。聂卫平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的“英雄人物”。在中国掀起了学围棋的热潮,这其中就包括了后来成长为一流棋手的常昊、周鹤洋、罗洗河。聂卫平1986年起任国家围棋队总教练。1988年在首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中,获第三名。1989年在首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上,获第二名。1988年3月22日为表彰聂卫平对围棋事业的杰出贡献,国家体委和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他“棋圣”称号。九十年代后,在我国新举办的“国手战”、“名人战”、“棋圣战”中,均获首届冠军。
主要成绩1975年:全国个人赛冠军
1977年:全国个人赛冠军
1978年:全国个人赛冠军
1979年:全国个人赛冠军,第1届"新体育杯"冠军
1980年:第2届"新体育杯"冠军
1981年:全国个人赛冠军,第3届"新体育杯"冠军
1982年:第4届"新体育杯"冠军
1983年:全国个人赛冠军,第5届"新体育杯"冠军
1987年:"CCTV杯"赛冠军
1988年:第10届"新体育杯"冠军,首届"应氏杯"赛亚军
1989年:第11届"新体育杯"冠军,"CCTV杯"赛冠军
1990年:第12届"新体育杯"冠军,1990年第3届"富士通杯"亚军
1991年:第2届棋王赛"棋王",第5届天元战"天元"
1992年:第6届天元战"天元"
1993年:第4届东洋证券杯四强,"CCTV杯"赛冠军
1994年:第5届东洋证券杯四强
1995年:宝胜电缆杯冠军,第6届东洋证券杯亚军,第9届天元战挑战权
1997年:"CCTV杯"赛冠军
1998年:海天杯元老赛冠军
2003年:"威孚房开杯"棋王争霸赛冠军
第七届日立杯中国职业混双赛冠军,首届"国手战"冠军,6次全国"十强赛"冠军,第5届中日围棋天元战优胜,《新民围棋》特别棋战--聂马七番棋优胜(4比3胜马晓春九段)。
荣誉聂卫平曾三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79年、1985年四次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1987年获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获得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同年当选为全国二十名最佳教练员之一。1987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
日常生活点滴聂卫平患先天心脏疾病,当年在参加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就常携带氧气瓶。每到比赛关键时刻需要吸氧。
聂卫平经历了三次婚姻。与孔祥明、王静的前两次婚姻也因当时聂卫平的特殊身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婚姻状况的不稳定是被认为是导致聂卫平状态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除了围棋以外聂卫平还是个出名的足球迷。
1999年聂卫平在北京开办了围棋学校,称为“聂卫平围棋道场”,教授慕名而来想成为职业棋手的儿童下棋。聂卫平每周两天亲自授课。
聂卫平颇有魏晋名士之风,曾在公众场合旁若无人地酣睡,在余姚制作艺术人生电视节目时睡着,引起广大网友争议。看来聂帅之所以为帅,赢得是一种心态。
自传纪实聂卫平出版自传《围棋人生》,将他一生的围棋之路尽记其中,包括对他一生最重要的几盘棋。让棋友在棋盘之外看到了另外一个真实的聂卫平,一个大师的内心。
影响在中国的围棋发展史上,聂卫平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围棋是世界上现存斗智竞技中历史最悠久的,源起于我国,隋唐之际传入日韩,在相当于明朝中叶的安土桃山时代,日本的围棋开始制度化,产生了四大家,互相竞争。明治维新,棋亦随之进入现代化,成立棋院,推动新闻棋赛,成为一职业化的竞技。反观我国,从清末以来至民国,围棋一直是依附于商贾之间的休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尚无力为此,中日双方的棋力,乃渐拉远。在这一段时间,吴清源和林海峰等华裔棋士相继扬威东瀛,他们的成就,是华人的骄傲,在艺术境界也为围棋放一异彩,但毕竟是从日本的围棋制度和在日本的环境中孕育而成。聂卫平是第一个完全由中国本土培育出来,而在较长时期的比赛中连续地击败了日本最强棋士的第一人。围棋是两个棋士个人间的斗智,但作为职业性的竞技,却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一般说来,西方文化较以个人为本位,而东方文化则较以群体为本位。从明治维新福田谕吉提倡“脱亚入欧”起,日本就在各方面西化,战后更是完全接受以个人竞技为主体的资本主义。职业棋士比赛胜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和生活,而且在九十年代以前,日本所有的大比赛都是国内比赛,所以棋士参与比赛,都是从个人利益的立场出发。中日围棋交流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双方棋力有一段距离,日本是以指导的心理来对待中国的。中国方面的心情不同,那时候中国文革刚刚结束,对外开放才将开始,国际的比赛,例如乒乓、排球等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色彩,每次获胜都有着中国人“终于站起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