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文集
书名:音乐研究文集图书编号:1792450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定价:45.0
ISBN:780692159
作者:彭永启
出版日期:2005-01-01
版次:1
开本:大32开
简介:说内蒙古民族是歌咏民族,是音乐民族,我想是不会过分的。因为凡是到过内蒙古的人都会出奇地感觉到,内蒙古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唱自己的民歌。可以说他们具有歌唱的天赋,一支新鲜歌曲对他们具有特别吸引的魔力,他们很容易学会,也很容易就流行了。他们喜欢唱,又喜欢听,许多内蒙古老乡歌唱起来或听见马头琴的声音就落泪,可见歌唱与音乐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他们尊崇歌目录001/序:音乐与音乐研究 潘兆和
001/谈内蒙古民歌 安波
011/歌剧的题材、形式和提高问题 李劫夫
025/鲁艺的一架钢琴 寄 明 瞿 维
028/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民族声乐系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丁 鸣
034/对我国音乐民族化的回顾与思考
——在沈阳音乐学院1990年音乐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王其慧
037/静静的河
——在纪念著名川派古琴家顾梅羹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力伟
音乐美学及评论
O40/音乐审美四题 张前
056/创作中音乐遗产的继承和革新 马 炬
066/论音乐的持久性 谷音
080/创造的原动力——柏格森的直觉理论与德彪西的“艺术直觉” 彭永启
099/散板音乐的美 王红梅
112/他是群众的知音群众是他的知音
——漫谈劫夫同志的歌曲创作 安 波
120/音乐园地里的辛勤耕耘者——安波 丁 鸣
127/多义的“民族化” 何适欣
134/春天里的歌
——抒情歌曲漫议 李 震
中国传统音乐
140/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形成和发展 高厚永
171/东北民歌中的劳动歌曲和小调 杜素琴
l80/论散板 谭家盛
195/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新收获
——王志信近年作品初探 冯志莲
201/曲艺唱功 王凤贤
207/关于乔派坠子的音乐特色 杨 叶
2l6/乐亭大鼓唱腔结构分析 周景春
229/二人转唱腔音乐:曲牌中段式、段落的调式变化与交融 李玉珍
235/我对“一曲多用”的看法 路逵震
240/戏曲音乐构成三要素 常维孝
246/中国戏曲音乐引论 房鸿明
253/曲项琵琶的传派及形制构造的发展 高厚永
266/《江河水》一曲的由来和发展 杨久盛
275/再论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学法 张玉梅
281/汉语规范化与地方音乐风格的淡化 王学仲
专题研究:满族音乐
288/试论满族音乐历史发展的三大文化圈 凌瑞兰
302/满族萨满神歌考略 杨久盛
中国音乐史
300/商代的乐器和音阶调式 李纯一
318/《长生殿》刍议 杜六石
328/伟大的革命音乐家,伟大的音乐革新家
——纪念聂耳逝世五十周年、冼星海逝世四十周年 王霭林
344/歌曲《苏武牧羊》寻根始末 傅景瑞
349/爱国音乐家阎述诗 凌瑞兰
357/一部被遗忘的军乐历史文献
——评介李映庚的《军乐稿》 杨久盛
369/姜夔自度曲的词曲搭配 马莉嘉
377/五四运动前后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马 颖
专题研究:古琴
391/古琴曲《流水》题解 顾梅羹
394/古琴衄《胡笳十八拍》题解 顾梅羹
397/孔子“成于乐”论在古琴艺术发展中的历史嬗变 凌瑞兰
400/琴曲打谱之美学探微 朱默涵
专题研究:东北音乐史
417/东北古代音乐传入中原的文化考察 凌瑞兰
427/东北抗联歌曲述要 凌瑞兰
434/东北新韵初探 李玉珍
西方音乐史
446/马勒和中国唐诗
——《大地之歌》初探 孙学武
465/西方“风格史”研究种种
——读史札记纂录 孙学武
471 /整体、实证与简明
——一位美国音乐学家的历史讲授方式述评 彭永启
48l/史学·史识·史观
——钱仁康先生西方音乐研究学术撰述评介 彭永启 董 蓉
500/阅读与思考
——关于新版格劳特《西方音乐史》
及其历史写作 彭永启 董 蓉
516/表情性的探求
——试论库普兰羽管键琴作品中的“标题”与装饰音(引言与结语) 董 蓉
527/历史进程中的“国际化风格”
——从奇科尼亚到拉索(引论) 梁雪菲
译 文
539/论拉赫玛尼诺夫的抒情旋律 孙静云
553/和音三度系列与调性三度系列 李名岗 谢珊
569/和作曲家谈新样式与普遍性 谷音
574/汉斯力克其人 孙学武
585/现代音乐与塔涅耶夫 张怀惠
591/论现代音乐 岩风
598/后现代音乐 何欣
611/达律斯-米约的生平与创作 卜 兵
附 录
620/音乐研究所(室)暨音乐学系编年史(1950-2005)
彭永启 马莉嘉 马 颖
659/编后记 彭永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