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信息管理技术
书名:实用信息管理技术ISBN:756351042
作者:严彬/柴晓娟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定价:24
页数:290
出版日期:2005-3-1
版次:
开本:16开
包装:
简介:本书是一本复合型的研究专著,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泛,大量引用管理学中的新理念,从管理到经营,从机构重组到客户(读者)关系管理,从信息执行官(CIO)到实物文献物流、再到制造需求;对图书馆的馆藏揭示、利用价值、共建共享提出新的概念;也通过采用条码技术和介绍光盘技术、计算机技术,解读机读目录(MARC)来提高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以电子出版物的馆藏管理为实例,把检索理论与系统设计结合起来。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管理系统或以图书馆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数据采用的格式标准,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的要求,检索理论的应用,大数据量的影响与解决办法,提出建立“前信息管理系统”和“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搭建以服务器群为物理构架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模型。采用以《设计指导书》为软件工程文档的撰写形式,使开发出的应用系统更加适合用户的需要。
本书是针对即将从事以软件系统为毕业设计基础的大学本科学生,使他们在毕业设计时掌握必要的技术和应注意的事项,也广泛适用于其他专业领域的管理系统设计,作为软件工程师的参考书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目录第1章 信息管理
1. 1 信息来源与组成
1. 1. 1 信息的概念
1. 1. 2 计算机信息
1. 1. 3 信号与编码
1. 1. 4 图书情报信息
1. 1. 5 图书馆信息的演化
1. 2 科学管理
1. 2. 1 泰罗的科学管理
1. 2. 2 法约尔的管理方法
1. 3 目标管理
1. 3. 1 杜拉克的目标管理
1. 3. 2 图书馆的目标管理
1. 4 人本管理
1. 4. 1 人本管理的本质
1. 4. 2 人本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1. 4. 3 人本管理是管理发展的必然
1. 5 信息管理
1. 5. 1 构词辨析
1. 5. 2 学科界定
1. 5. 3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的商榷
第2章 图书馆的管理向经营过渡
2. 1 经营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
2. 2 在法律规定下管理与经营
2. 3 高校的职能与图书馆的作用
2. 4 经营图书馆要注意的方面
2. 4. 1 经营要贴近市场找服务
2. 4. 2 经营才有读者的满意度
2. 4. 3 经营要在法律的范围内
2. 4. 4 经营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
2. 4. 5 经营好出资与捐资经费
第3章 图书馆的新认识
3. 1 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变化
3. 1. 1 资料在图书馆的作用
3. 1. 2 资料的区分
3. 1. 3 资料的划分
3. 1. 4 资料的搜集
3. 2 馆藏文献的价值
3. 2. 1 馆藏文献的作用
3. 2. 2 文献的经济价值特点
3. 2. 3 效用价值与资源配置
3. 2. 4 文献的效用价值
3. 2. 5 文献的价值增繁
3. 2. 6 文献的提取原则与方法
3. 3 图书馆的基础工作
3. 3. 1 计算机网络化后的新情况
3. 3. 2 服务是基础工作的归宿
3. 3. 3 继续做好现有的基础工作
3. 4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3. 4. 1 现代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3. 4. 2 图书馆与情报部门合为一体
3. 4. 3 新技术应用
3. 5 图书利用率
3. 5. 1 图书借阅率
3. 5. 2 图书出借率
3. 6 制造信息需求
3. 6. 1 什么是制造信息需求
3. 6. 2 制造信息需求的条件
3. 6. 3 制造信息需求的方法
3. 7 读者关系管理
3. 7. 1 引入客户关系管理
3. 7. 2 构建图书馆自己的CRM
3. 7. 3 CRM的可应用性
3. 7. 4 CRM与其他管理相结合
3. 7. 5 CRM的实施必要
第4章 图书馆的管理机构
4. 1 机构的设置
4. 1. 1 一般机构
4. 1. 2 业务流程的重要性
4. 1. 3 业务外包
4. 1. 4 平衡工作量 Balandng Workload
4. 1. 5 实物文献物流 Physical Literature Logistics
4. 1. 6 流程的信息流
4. 2 管理理念的转变
4. 2. 1 图书馆管理的不足
4. 2. 2 改进图书馆的管理
4. 2. 3 接受信息管理成果
4. 2. 4 实物文献物流管理
4. 3 新部门的出现
4. 3. 1 资料情报室的变化
4. 3. 2 电子阅览室
4. 3. 3 读者服务的强化
4. 3. 4 经营性部门的产生
4. 3. 5 计算机技术成为重要构成
4. 4 重组机构的建立
4. 4. 1 重组机构的目的与主要原则
4. 4. 2 重组机构的模式
4. 4. 3 各部门的工作内容
4. 4. 4 CIO在管理中的作用
第5章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5. 1 管理系统的建设
5. 1. 1 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5. 1. 2 管理系统的类型
5. 2 图书馆管理系统
5. 2. 1 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5. 2. 2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5. 2. 3 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
5. 3 系统新增加功能
5. 3. 1 电子出版物
5. 3. 2 标准文献
5. 3. 3 连续出版物
5. 3. 4 资料
5. 3. 5 通借通还子系统
5. 4 统计分类与数据统计功能
5. 4. 1 统计分类
5. 4. 2 统计的理论公式
5. 4. 3 数据统计功能实例
第6章 信息检索的理论与应用
6. 1 信息检索的概念
6. 1. 1 信息检索概述
6. 1. 2 信息检索引用的理论
6. 1. 3 信息检索的计算机查找
6. 2 信息检索的种类
6. 2. 1 信息检索种类的划分
6. 2. 2 管理系统的检索区别
6. 2. 3 管理系统常用的检索
6. 3 多约束条件下检索组合模型
6. 3. 1 检索组合模型的提出
6. 3. 2 多约束条件下的概率模型
6. 3. 3 多约束条件下检索的应用
第7章 电子出版物的馆藏管理
7. 1 什么是馆藏电子出版物
7. 1. 1 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概况
7. 1. 2 馆藏电子出版物的特征
7. 2 光盘的技术指标
7. 2. 1 光盘的技术标准
7. 2. 2 光盘的盘片结构
7. 2. 3 设备的技术要求
7. 3 系统功能设计
7. 3. 1 电子出版物的定位
7. 3. 2 CNMARC与MARC 21
7. 3. 3 数据著录要求与流程设计
7. 4 条码技术的应用
7. 4. 1 资产流水号与统计
7. 4. 2 条码的系统设计
7. 4. 3 期刊附带光盘的管理
7. 5 光盘数据的程序实现
7. 5. 1 图书与期刊附带光盘
7. 5. 2 程序软件光盘
7. 5. 3 多媒体教学课件盘
7. 5. 4 音像制品
7. 6 电子出版物著录
7. 6. 1 电子出版物的分类号著录
7. 6. 2 电子出版物的内容目录著录
7. 6. 3 馆藏信息与其他字段的著录
7. 6. 4 复制品字段和追加数据后的著录
7. 6. 5 非MARC字段的使用
第8章 新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
8. 1 前信息管理系统
8. 1. 1 前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8. 1. 2 非规范化设计对系统的影响
8. 1. 3 规范化设计实例
8. 1. 4 大数据量的分割
8. 2 数据迁移
8. 2. 1 数据迁移的概念
8. 2. 2 数据迁移的准备
8. 2. 3 数据迁移的方法与工具
8. 2. 4 数据迁移实例
8. 3 后信息管理系统
8. 3. 1 新管理理念对信息管理的影响
8. 3. 2 采用新系统的必要性
8. 3. 3 注重数据分析的后信息管理
8. 3. 4 后信息管理的基本特点
8. 3. 5 与现行的系统的主要区别
8. 3. 6 研究新系统的要点
8. 3. 7 后信息管理系统部分实例
第9章 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9. 1 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过程
9. 1. 1 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
9. 1. 2 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区别
9. 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
9. 2. 1 信息资源的配置不平衡
9. 2. 2 共享信息资源的划分
9. 3 防止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侵权
9. 3. 1 知识产权的管理
9. 3. 2 防止共享环节的侵权
9. 4 共建与共享的有偿服务
9. 4. 1 价值观念的差异
9. 4. 2 有偿服务的认识
9. 4. 3 投资与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