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书怀寄希昼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江上书怀寄希昼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文兆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1]
作品原文江上书怀寄希昼
扁舟宿江上,脉脉兴何穷①。
吴楚十年客,蒹葭一夜风②。
东林秋信断,南越石房空③。
向此都忘寐,君应与我同④。[2]
作品注释①扁舟:小船。脉脉:意为含情不语貌。南朝梁简文帝《对烛赋》:“回照金屏里,脉脉两相看。”这里有静静、悄悄之意。
②吴楚:吴楚地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约略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诸省。蒹葭:蒹,荻草;葭,芦苇;为常见的水草。比喻微末平常。《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韩诗外传》二:“吾出于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③东林:指江西庐山东林寺。南越:也作南粤,广东、广西一带地区。秦朝置桂林、南海、象郡。秦朝末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汉朝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石房:指文兆隐修之所。
④向此:对此,为此。[2]
作品简析江上,指文兆长江旅途之中。书怀即抒发情怀并书写下来。希昼,宋初著名诗僧,九诗僧之一。这首五言律诗既记叙了文兆云游旅途的孤寂艰辛,又怀念了岭南旧居的美好风光,特别是表达出对庐山东林寺僧人希昼的深切怀念。诗写得真挚感人,感情深沉。[2]
作者简介文兆,北宋初年岭南著名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与生平事迹均不详,大约公元975年前后在世。南越(广东、广西地区)人。为北宋九诗僧之一。除与希昼等八僧唱和外,又与其他文人学士交往唱酬。诗风淡雅细腻,文字生动,格调清新。宋本《九僧诗》中存其诗十三首,全为五言。[2]